从民间金融机构出发,运用数学建模的研究方法,于2008年,我国学者张德强分析民间金融机构的风险与收益在监管之下的变化,加以对比,认为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完全可行。针对有部分学者对民间金融机构是否意愿加入监管体系的怀疑,张德强的研究报告证明了民间金融收益在纳入监管之后有所上升。此外,他在民间金融面临的风险分析中指出,在加入政府监管之后,民间金融的政府取缔风险消弭,而运营风险也有所下降。
三、民间金融与民间金融监管
在民间金融和民间金融监管的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各有千秋,对同一问题甚至同一概念都有不同的理解,从民间金融界定到民间金融监管介入,不少学者提出异议。因而从民间金融的概念出发,彻底厘清民间金融的特点、作用,辨明民间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民间金融概念与特点
1. 概念
民间金融,即非正式金融(Informal Financial),对于这一概念,多数学者研究来历已久。但时至今日,学术界依旧没能给出众人尽皆赞成的统一答案,其难点就在于范围和侧重点的界定,加之过往更重视对正规金融的研究,不在监管体系之内的民间金融资料不足。当然,学术术语的混乱和各个研究样本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概念澄清。
各方学者在明确概念时,往往将民间金融的自身特点与金融监管相联系,以金融监管为指标,分清非正式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差异。
在此处,我们援引世界银行的观点:非正式金融即是未被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加以监控和规范的金融行为,并依照民间金融的不同属性将之区分为三类:
(1) 不是信贷机构或储蓄机构;
(2) 专门从事于个人与企业之间的金融交易;
(3) 交易双方接收其提供的全面服务。
而正如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众多学者的定义,特别是安德斯(Anders Isaksson)等学者的定义,实质上与世界银行的定义区别不大。
本文认为,非正式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提出的概念,但其最大区别不在于监管与否,而是在于自身属性的不同——例如,服务对象倾向于信用级别较低的客户;服务形式更加非正式;服务中介非正式;规则更加非正式等等。非正式金融的种种属性,赋予了它不同于正式金融的功能和风险。由于形式、对象、规则、中介的非正式,非正式金融更加灵活,在许多情况能自由发挥其效用,而这也是非正式金融的高风险根源。
但是非正式金融并非一管即死,以之前的概念来定义非正式金融无疑会扼杀个中理念。正如张德强运用数学模型验证的结果,我们必须承认,非正式金融更应该在金融监管之下,有效地降低自身的政府取缔风险,减轻运营风险,更好地优化现下的金融体系。
2. 特点
(1) 地域、血缘等社会信用体系为链接
相比起正规金融在金融活动中倚仗成熟严谨的资格审核制度和抵押质押制度,民间金融活动中的借贷双方,实质上是以地域、血缘等因素为链接,凭借社会信用体系完成借贷。此形式固然灵活满足大量资金缺口且为民间闲置资金找到出口,但是本身脱离法律、行政、审核制度,风险水平也达到极高的地步。
(2) 利率波动大
民间金融不同于正规金融,其高风险水平加之低门槛要求,自由的市场竞争激烈,必然在收益和风险上达到较为平等的均衡——其利率也远远超过正规金融机构。高利率容易引发经济纠纷,而经济纠纷在没有法律保障下严重破坏经济,故而在将民间金融纳入监管体系之时,应当注重对高利率的限制,但又不能破坏其活性。
- 上一篇:TPP协议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下一篇:基于咨询服务业展会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
-
-
-
-
-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