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热力计算
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类型、操作条件的选择及方式选择。热量衡算、物料衡算、传热膜系数的确定、传热面积的确定、压力降计算。
第三部分: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换热器壳体、管箱短节、封头厚度确定,容器法兰、螺栓、垫片的校核计算,管板厚度的计算,开孔补强计算。
第四部分:计算机绘图
利用Auto CAD按照学校标准软件绘制出管壳式换热器的装配图及各个零件图。
5 创新点与难点分析
5.1创新点
传统浮头式换热器(图2)中流体流过折流板的缺口部分,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流体在壳程内反复扰流,流经勾圈和浮头法兰与浮头管箱内壁间隙,进入浮头端管箱时,速度发生明显变化,间隙入口处的流速较快,进入浮头端管箱后,由于容积的扩展,致使流体速度迅速降低,浮头端管箱内形成一个低流速区域,压力的损失和流速的降低,使浮头端管箱的流体在浮头端管箱内滞留,形成流动死区。
图4 传统浮头式换热器几何模型
在保持传统浮头式换热器几何尺寸不变的基础上,以换热器垂直对称面在水平面的投影作为旁路的轴线,在浮头端管箱上方设置开口,利用旁路将浮头端与壳程连通,并在浮头端管箱下方设置流出旁路,利用旁路将浮头端与壳程入口连通(图3)。
图5 改进后的结构图
5.2难点
如何避免加设旁路后对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造成过大扰动和对流量造成过大影响,此次尺寸下的浮头式换热器流入、流出旁路管径与进,出口管径之间的最优比值。
6 工作进度
12月29日—1月30日:毕业实习,查资料,开题报告,文献翻译等
3月9日—3月20日:总体方案确定,物性参数确定,热力计算、阻力计算、材料选择
3月23日—4月3日:细部结构(接管,折流板,法兰和管箱等)设计
4月6日—4月15日:零部件设计选用
4月16日—4月30日:画装配图
5月01日—5月21日:画零件图
5月22日—6月05日:写说明书
6月06日—6月14日:交说明书,准备答辩
6月15日—6月18日: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