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应用与前景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9
1 引言
土壤盐渍化是农业生产重要的逆境胁迫因子之一,近年来,它逐步成为限制农业作物旺盛生长、影响农业作物生产产量的主要因素[1]。据估算,当前我国盐渍化土壤的总体面积至少为3600×104 hm2,在我国可利用的土壤面积中,占据了高达4.88%的比例[2]。
我国耕地中的盐渍化情况也不容乐观,我国6.62%的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渍化,面积可以达到920.9×104 hm2,且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也在逐年加重[2,3]。因此,研究作物抗盐性,提高作物耐盐性,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4]。
甘蓝、白菜和油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甘蓝作为主要蔬菜作物,在我国各地广泛栽种,到目前为止仍是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蔬菜品种之一[5]。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加之“十一五”期间包括“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各项项目和基金的支持,甘蓝种植一直广受关注,现在甘蓝的种植面积至少为每年90×104 hm2,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5]。白菜具有储藏方便,耐久贮的特点,在蔬菜作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白菜的种植面积领先其他蔬菜作物居于世界首位,仅2003年一年,白菜播种面积就占据了全中国蔬菜播种面积的15%,具体面积高达269.9×104 hm2 [6,7]。苏州青油菜具有早熟丰产、质地鲜嫩、适应性强、较耐寒等优点,全国每年使用的苏州青油菜种子达到50×104 kg以上,并大量出口[8-10]。虽然甘蓝、白菜和油菜这三种蔬菜广泛种植,但是盐渍化问题仍然威胁着它们的生长。在盐渍化土壤中,甘蓝、白菜和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种子萌发期是植物对盐胁迫非常敏感的时期,因此研究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以及种子对Na+ 抗性的规律,对提高蔬菜作物耐盐水平和增加蔬菜作物生产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非损伤微测技术(NMT)诞生于上世纪末,由自动定位测量系统逐渐演变而来。非损伤微测技术借助计算机的自动控制,在选择性微电极的作用下,可以测得进出样品的各种离子或者分子的浓度、流速和三维运动方向信息,具有非损伤性、操作方便快捷、测量实时动态、长时间多维扫描、不受被测样品的限制、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植物营养调控、抗逆性等方面的离子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11-14]。目前,NMT技术主要集中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等构造上[13],在种子耐盐性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将非损伤微测技术运用于监测种子吸收或外排Na+的状况,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
本文以628甘蓝、青杂中丰白菜、苏州青油菜、茼蒿、上海鸡毛菜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NaCl处理下种子外Na+ 流速的动态变化,探究不同种子吸收或外排Na+ 能力。随后,选取较为敏感的三种种子:628甘蓝种子、青杂中丰白菜种子和苏州青油菜种子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对它们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种子萌发状况进行实验研究,探究种子吸收或外排Na+能力与其耐盐性的关系。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628甘蓝、青杂中丰白菜、苏州青油菜、茼蒿、上海鸡毛菜种子均购于江苏省徐州市七里沟农贸市场。
2.2 实验方法
2.2.1 非损伤微测实验
取稀释200倍的以下母液各6.25mL:铁盐溶液、NH4NO3溶液、MgSO4溶液、KNO3溶液、KN2PO4溶液、NH4CL溶液和Ca(NO3)2溶液,再取稀释1000倍的微量元素母液1mL,加入2.925g氯化钠,定容至5L,并调节酸碱度,使其pH在6左右,从而得到低氯化钠浓度的1/4 Hoagland测试液。挑选颗粒饱满、质地均匀的628甘蓝、青杂中丰白菜、苏州青油菜、茼蒿、上海鸡毛菜种子,每个种子设置10个重复,用蒸馏水清洗。利用非损伤微测系统进行检测,灌充并校正玻璃微电极,固定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将种子置于测试液中固定好。将电极尖端置于距离种子表面10 μm处作为远点,在垂直于种子表面方向约30 μm处进行两点移动,在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下,测量两点电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