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结束后,笔者查阅了关于“结构化教学”方面的资料,了解到西方结构化教学的改革以及布鲁纳的认识结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等为结构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走过十几年,改革理念已经初具规模,目前正处于如何深化教学实践的关键时期。笔者希望通过“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突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突出强调“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新思路。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就是就是基于学生的认识结构,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只是传递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习惯,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是数学课堂应该传达的内容。通过实施结构化教学,沟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扩大数学的运用时空界限,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的基础性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而且要将主动建构这样一种学习习惯融入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与每一个生命形成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共鸣,让每一个生命或多或少都能有所收获,真正实现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的教育宗旨。
2 研究问题的提出
2.1问题研究的背景
2.1.1西方结构化教学的发展
1957年,美国因前苏联成功发射宇宙飞船深感危机,开始反思美国的教育。“教会学生学习与思维”的教育改革由此拉开帷幕。此时,布鲁纳在吸取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及对杜威教育思想反思的基础上,形成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创立了结构主义教学论流派,发起了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其主要观点包括几个方面:强调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以合适的方式尽早地交给学生学科知识;强调探索学习、发现学习;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但此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1)对教育主体考虑不够全面,未考虑到学生在教育背景、智力发展、心理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也未解决好教师的培训问题;(2)布鲁纳所提出的结构具有封闭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这些因素都使得布鲁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纳结构主义课程改革陷入困境,所以又出现了后结构主义教育思潮。
后结构主义基于结构主义的弊端,希望将结构主义进行深化,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建构。他们看到了学科结构的开放性,但这种敞开的结构并非松散的、任意的,它是具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可以对知识结构进行不同程度的缩减与扩充。正是由于这种敞开多元结构思维的出现才为“差异”的存在,为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后结构主义在其产生、发展中与解释学、新实证主义等合流为后现代思潮,成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依据。
建构主义强调意义建构,即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是建构主义学习的结果,即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学习群体经过协商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成的共识。[1]我们基于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认识这个世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引起了我们再次认知结构的不同,因而使得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千差万别。所以建构主义更关注沟通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通过再现以前相似的学习情境进行数学学习思想、方法的诱导,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提出许多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