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如微生物对三硫磷、扑草净等的氧化;⑥过氧化:如艾氏剂和七氯可通过过氧化被微生物降解;⑦苯环羟基化:2,4-D 和苯甲酸等化合物可通过苯环羟基化被微生物分解;⑧芳环裂解:在微生物作用下将苯酚系列化合物进行环裂解;⑨杂环裂解:五元环(杂环农药)和751元环(吡啶类)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裂解;⑩环氧化:如环戊二烯类杀虫剂的脱卤、水解、还原及羟基化作用,是微生物降解的主要机制,等等。
(2)还原作用:①乙烯基还原,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orm)将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②醇还原,如丙酸梭菌(Clostridium propionicum)将乳酸还原为丙酸;③芳环羟基化,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可将甲苯酸盐羟基化;还有醌类还原,双键、三键还原作用,等等。
(3)基团转移作用:①脱羧作用,如戊糖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pentosaceum)可使琥珀酸等羧酸脱羧为丙酸;②脱卤作用,如氯代芳烃、农药、五氯酚等有机污染物可通过该途径被微生物降解;③脱烃作用,某些有烃基连接在氮、氧或硫原子上的农药通过该反应被微生物降解;还有脱氢卤及脱水反应等。
(4)水解作用:主要是酯类、胺类、磷酸酯以及卤代烃等通过微生物作用的水解类型。
(5)其他反应类型:如氨化、乙酰化、酯化、缩合、双键断裂及卤原子移动等。
3.3动物修复技术
动物修复是指利用土壤动物的直接作用(如吸收、转化和分解)或间接作用(如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而修复土壤污染的过程。土壤中的一些大型土壤动物,如蚯蚓和某些鼠类,能吸收或富集土壤中的残留有机污染物,并通过其自身的代谢作用,把部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低毒或无毒产物[17]。动物对某种污染物的积累及代谢符合一级动力学,某种有机污染物经动物体内的代谢,有一定的半衰期,一般经过 5~6 个半衰期后,动物积累有机污染物达到极限值,意着动物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已完成。此外,土壤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小型动物群,如线虫纲、弹尾类、稗螨属、蜈蚣目、蜘蛛目、土蜂科等,均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存在一定的吸收和富集作用,能促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3.4联合修复技术
结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复方法,形成联合修复技术,不仅能提高单一土壤污染的修复速度和效果,还能克服单项技术的不足,实现对多种污染物形成的土壤复合/混合污染的修复,已成为研究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重要内容[18]。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植物、动物(如蚯蚓)-植物、动物(如线虫)-微生物联合修复是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新内容。研究表明,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中多氯联苯浓度。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双接种能强化紫花苜蓿对多氯联苯的修复作用;接种食细菌线虫可以促进污染土壤扑草净的生物降解。利用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或真菌,发展植物-降解菌群协同修复、动物-微生物协同修复及其根际强化技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是生物修复技术新的研究方向。
4.总结和展望
利用太阳能和自然植物资源的植物修复、土壤中高效专性微生物资源的微生物修复、土壤中不同营养层食物网的动物修复、基于监测的综合土壤生态功能的自然修复[21],将是21 世纪土壤环境修复科学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农田耕地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要求能原位地有效消除影响到粮食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同时既不能破坏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功能,又不能导致二次污染的发生。发展绿色、安全、环境友好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能满足这些需求,并能适用于大面积污染农地土壤的治理,具有技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优势。具体来说,有以下5个方面。
- 上一篇:学习拖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及其作用研究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
-
-
-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