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调研生活质量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其中很有名的比如林南等对天津市居民生活质量进行的调研,王滨雁等探索了北京市中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状况,李凌江等探究了湖南省包括城乡社区居民在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影响因素等。由于彼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学者更注重物质条件,也多使用客观条件来定义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 。
从20世纪90年代初伊始,我国学者已经渐渐转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一领域。90年代早期北京老年学会就试图设立老年人生活质量作为考察项目,这通常被视为中国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一主题的起点。1933年10月,上海第一次召开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研讨会。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于1994年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考察的具体内容和评估的标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1998年,由香港和大陆的老年学者一起撰写的《中国内地和相关地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研究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国内的一些研究者与国外的相似,也主张将老年人口作为一个子系统,没有特殊性,但也有学者在研究指标体系中,认为应当注意老年人口的特征,即差异性和变异性 。在实证研究成果中,最先出现的是探索某一地区的老年人生活质量状况。韦丽琴、赵若望等(1995,1997)调查了蒙古族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情况 。张慧、吕中全等调查了包头市牧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 。陶国枢、陈丰等(1998)、瓮学清、郭爱民等(2002)、陈彩霞(2003)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北京市老年人群体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钟华荪(2001)探索了广东省内包括城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 。李栋、徐涛等(2004)考察了济南市某些区县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情况 ,姚引妹(2002)对长三角区域的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情况 展开了调查等等。晚一些时候涌现了以职业为划分标准的新角度开始对老年人生活质量进行了探索。比如李晓慧、郁晓慧等(1999)比较了不同职业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情况如何 ,张磊、邵晨等(2003)考察了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生活质量情况 等等。这表明国内学者多利用调查作为主要手段对地区性的、职业性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展开探究,而且他们依然多采用物质条件来衡量和定义“生活质量”。但将他们研究的结论进行比较,发现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地区和职业的相关性没有那么大。之后展开的对全国范围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考察更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出发,生活质量在被与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相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被放到了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讨论,增添了不少人们对它的主观情感和点评。近几年,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实证研究愈加兴盛,越来越多的视角被发掘出来或利用起来以探索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众多因素,除了比较常见的经济、家庭、身体健康等因素,还从社会资源、社会支持、城市化等视角进行探讨。总结下来发现研究者们有很多共性的结论,即老年人的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医疗条件、子女数量等因素都与其生活质量具有相关性。
总体而言,我国对生活质量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有不少学者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这一环节仍然比较薄弱。其次,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研究,已经由最初的注重客观物质生活条件渐渐倾向于侧重主观感受,即通过“满意度”来研究,再发展到客观物质生活条件与主观感受相结合。在老年人生活质量这一研究领域中,研究的对象多数是整个老年群体,或者多为城镇老人,而没有关心处于边缘或交叉地带的亚群体,比如女性老人、农村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养老机构收养的老人、患病或残障老人以及临终老人等,这不利于更全面、更具体地考察我国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现状和水平。
-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 下一篇:土地流转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
-
-
-
-
-
-
-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