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信用风险的概念出口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对外贸易活动中,出口方提供给进口方商业信用后,由于进口方自身、交易过程中涉及的第三方或者进口方国家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出口企业无法按期按量地收回货款所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47522
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识别
匡增杰(2008)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提出引起出口信用风险的因素。微观层面包括:①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②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出口信用管理的机构。宏观层面包括:①社会征信管理体系落后;②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规模小、业务水平低;③出口信用保险还不成熟。蒋琴儿、王建帮(2005)归纳了出口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国家风险,商业信用风险以及结算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出口贸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国际结算方式的选取,大体上,国际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付款交单、承兑交单、赊销等,不同的结算方式具有不同的风险特点。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对不同结算方式下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如任晓燕在《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选择》一文中认为,进出口企业应当站在谋求双方利益共赢的角度上,本着风险分摊的原则,选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结算方式,才能更有利于进出口双方更好合作。方士华(2005)举例论述不同的外贸结算方式下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同时也归纳了各国贸易中惯用的欺诈行为。刘黎明(2007)在对比了各类国际结算方式后提出,由于信用证是以商业银行信用为基础,所以较其他几种结算方式安全性更高,但信用证也具有特别的风险,比如信用证中的软条款,或开证行利用不符点拒不付款,甚至出现开证行破产等影响收汇的情况。
(3)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成因
对出口企业而言,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买方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经营风险是指由于买方面临的竞争加剧或经营不善,导致销售能力下降,使得其无力支付货款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买方现金流不足,财务情况恶化,而导致可能出现拒付货款或拖延货款的情况。这两种风险不但与企业自身有关,而且还与国际经济状况以及行业发展情况相关。出口型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更加多元和复杂,例如,一个国家国内局势动荡会造成整个国家生产秩序混乱,直接影响到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信用风险也会骤增;此外,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引发企业的信用风险,最典型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新兴行业的发展论文网,但是也必然淘汰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
(4)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防范
吕超(2012)建议企业内部最好建立一个信用风险机构和专门的客户档案,记录信誉优良客户和拉入“黑名单”的客户资料;在进行国际交易前借助一些调查机构对另一方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对方的企业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以防出现坏账、死账现象。石晓军、陈殿左(2004)以公司治理为出发点,阐述了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并提出企业要建立全面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需注重机制机构设置、人员职责的互相牵制、风险管理流程化等方面的建设。
出口信用保险是防范出口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陈晓峰(2006)主要研究我国出口信保在此阶段中有哪些不足,作者把我国信保对出口信保的支持力度和国外进行比较后得出必须发展我国信用保险的结论。杨学进(1993)对信用保险定义、原理、操作以及德国美国的信用保险制度做概述;马志毅(2011)从一个新的角度即法律角度,来对出口信用保险制度的相关特征和功能作详细地描述,他建议可以更好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出口信保运营机制。杨学进(2005)在分析西方国家风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集中于国家偿债水平这一国家风险评价核心,通过偿债愿望和偿债能力两条主线,侧重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分析,是国内第一个关注信用保险国家风险评价的专业论述。杨沁琳(2005)归纳总结了银行保函的风险,并提出如何规避保函风险。艾万泽和李丽晖(2006)论述了福费廷的业务特点,提出福费廷能有效防范出口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