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发费用概述
一个成熟和有竞争力的企业,每年都应该在研究和开发上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保持和取得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通过对研究和开发活动取得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
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我国有关制度对研发费用的规范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2006年财政部文件财会(2006)3号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二是200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前者从会计核算角度规范了企业对研发费用的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方法;后者从税法角度规范企业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摊销及抵减企业应税收入进行了规定。
在对企业内部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进行了准确的划分后,对各个阶段发生的费用在确认和计量上需要遵循不同的原则。对于研究阶段,其研究工作是否能在未来 形成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企业也无法证明其研究活动一定会形成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开发阶段,由于相对于研究阶段更进一步,且很大程度上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所以此时如果企业能够证明其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及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则所发生的开发支出可予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也就是说,开发阶段的费用是否应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要视其是否满足资本化的条件。我国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处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研究阶段发生的费用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的支出全部费用化;二是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证明符合无形资产条件的支出资本化,分期摊销。对于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研发支出和开发阶段研发支出的,应当将其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为了正确计算企业的利润以及合理地对无形资产进行确认,需要设置“研发支出”科目,以反映企业内部在研发过程中发生的支出,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3 经营绩效概述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谋求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有必要在我国大力推行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将企业的视角引导到可持续发展上来。为此,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基础,才能为选择评价指标和确立评价计分方法提供依据。
企业经营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其有限的资源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是指利用企业所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借助数理统计等各种分析方法,从信息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等)角度出发,选取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遵循一定的程序,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通过经营绩效评价,可以科学地评判企业经营成果,有助于引导企业正确的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一般包括评价目的、评价客体、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六要素,上市公司战略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同样包括上述六要素,但与传统的经营业绩评价相比,体系各要素的内涵有所区别。
评价目的是企业开展经营业绩评价的目的,它是整个评价运行的中心,整个评价过程都是围绕评价目的进行的。明确的目的是评价能否成功进行的关键,上公司战略经营业绩评价,评价目的就是为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如投资人、债权人等)提供详尽、客观的经营业绩信息,让他们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及长期发趋势,为他们决策提供更精确的依据,对于公司本身来说,通过评价,可以明自己的业绩状况和存在差距,分析有利于形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并针对不足寻求弥补的有效措施;评价客体是指对什么进行评价。一般业绩评价中包含两个评价客体,一是企业,二是企业管理者。上市公司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客体主要是上市公司自身;评价主体指的是谁需要对客体进行评价。评价主体是与评价客体的利益相关,关心企业经营状况和评价结果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上市公司,评价主体应包括上市公司所有者、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公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其他信息使用者(如供应商、顾客、同业竞争者及会计事务所)等;评价指标是指对评价客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即选取能反映评价客体特征素的指标,一般要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客体的需要来确定;评价标准是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业绩评价常见的标准包括度预算标准、资本预算标准、历史标准、行业平均标准等。一般来说,评价标准的选用必须依据评价目的以及体的评价指标面定,上市公司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标准的选择应体现上市公司价值和竞争力的提升;评价方法是进行业绩评价时运用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借助评价方法,可以将评价指标进行综合,从而达到不同企业间对经营业绩相互比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