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作品的盛行及社会各界的不同态度使得对恶搞的深入分析十分重要,从2005年开始,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恶搞”现象,从各个角度对网络恶搞作出自己的分析,关于网络“恶搞”的学术论文相继出现。66092
对于恶搞的盛行,何秀娟在《网络恶搞的文化成因分析》中很形象地指出了两点:一是大众世俗性的娱乐需要,将教育、医疗、购房称之为“新三座大山”,人们去“恶搞”,就是因为这“新三座大山”给予现代人太多的压力;二是文化传承的断裂和各种思潮的影响,她指出,恶搞创作者撑场的背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们是伴随着游戏长大的一代人,而这一代人恰恰喜欢“头脑风暴”;最后一点则是市场经济及现代化传媒科技的促使。
在部分对网络“恶搞”的文献中,都会出现青年亚文化与“恶搞”文化的关系。曾一果在他所著的书《恶搞:反叛与颠覆——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中,对其也有系统的解释,其中还介绍了新媒介,即网络媒介。青年亚文化基本可以概括为五个“性”:青春性、多变性、挑战性、非主流性、边缘性。对于全书,作者认为,青年群体能通过谙熟地使用新的媒介技术为自身赢得更为广阔和自由的书写空间。网络恶搞研究的文章中不乏深刻的后现代批评,如才凤伟、刘彤在《网络恶搞——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新阵地》一文中说,后现代文化提倡的是对原有权威的反抗,承认差异性,突出个性,实现多元平等,网络“恶搞”是后现代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主流文化圈所珍视的价值的一种反动,突出了大众在文化领域的残余力量。另外,关于对后现代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方真在其《后现代文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一文中,总结三点,即:后现代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对中国加强国际合作的影响、后现代文化对当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影响。
邹广文在《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中分析主流文化时,他解释道:“主流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zhuyi文化。它既是我国社会zhuyi经济、政治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是对当代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文化形态。而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对于大众文化,这是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大众文化消费已成为中国普通百姓最主要的精神生活需求。论文网
总而言之,“恶搞”作为网络文化中的一个旁枝,他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大众文化的进一步升华,又是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的冲击。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探寻网络“恶搞”的来龙去脉,再去挖掘网络“恶搞”是以什么方式能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去。最后也想简单分析在当今的生活中网络“恶搞”对现代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有何冲击
[1] 李欣. 网络“恶搞”的文化解析 [J]. 新闻爱好者,2007(8):40
[2] 王笑楠. 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211
[3] 何秀娟. 网络恶搞的文化成因探析 [J]. 学术前沿,2008(1):60
[4] 崔秋丽. 论网络恶搞及其文化狂欢 [J]. 学术平台——文化传播,2008(9):142
[5] 王笑楠. 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 [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5):255
[6] 才凤伟,刘彤. 网络恶搞——后现代大众文化的新阵地 [J]. 世纪桥,200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