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忠孝信仰是千百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主干,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典型的艺术表现载体,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古代人民的思想信仰。本文以东汉晚期的武梁祠石室中的汉画像为分析对象,基于儒家思想对忠、孝的认识,对祠堂相关汉画像进行解读,采用图像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汉画像对于忠孝信仰的宣扬,以及忠孝信仰对于汉代和当今社会的影响。 41478
毕业论文关键词:武梁祠;汉画像;历史故事;忠孝信仰;宣扬
The Research on the Preaching of Filial Piety and Faith in the Wu Liang Shrine
Abstract Filial piety and faith is the backbone of the China cultu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affects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Han Dynasty stone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an Dynasty art expression vector, can vividly show the ideological and religious beliefs of the ancient people. My thesis takes the Han portrait of the Wu Liang Shrine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as the analysis object, which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 Thought on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and reads some relevant Han portrait in the shrin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ictures and literatures method, my thesis deeply analyses the preaching of filial piety and faith in the Han portrait and the influence of filial piety and faith in Han Dynasty and modern society.
Key Words: Wu Liang Shrine Han portrait The historical story Filial piety and faith Preaching
目 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目录Ⅲ
一、儒家思想对于“忠、孝”的理解及相关画像的解读1
(一)儒家思想对于“孝”的理解及武梁祠中关于尽孝画像的解读1
(二)儒家思想对于“忠”的理解及武梁祠中关于尽忠画像的解读5
二、忠孝信仰对汉代社会统治的影响-8
三、忠孝信仰在当代的延续及其对于当代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 9
参考文献10
汉代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董仲舒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是汉代的主流思想,而忠孝节义、三纲五常向来是儒家学士们所推崇的,汉代的很多艺术作品都蕴含着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汉画像石就是其中之一。它们形象生动地记录了汉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他们的思想信仰。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说过:“在汉代石刻画像中,最完美而又精彩者,当首推武氏祠。”[1]这是对武氏祠极高的赞誉。武梁祠是武氏祠的一部分, 它位于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山东省嘉祥县) ,是我国东汉晚期一座著名的家族祠堂。武梁祠中所涵盖的历史故事画像在武氏祠的各个石室中相对来说是较为集中和全面的,有学者称它为“历史故事画廊”。这些人物故事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其中关于忠和孝的人物故事比比皆是。这对于当时及后世宣扬社会伦理道德,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于本课题,前人多数研究武梁祠画像石的文字榜题、画像艺术、精神思想等方面 [2],但针对其忠孝信仰的专门研究较少,而本文主要结合儒家学者对于忠、孝的阐释,研究其中的汉画像故事对忠孝信仰的宣扬,分析忠孝信仰对于汉代和当今社会的影响。以下就结合武梁祠的具体画像来探讨汉代人民的忠孝信仰。
一 儒家思想对于“忠、孝”的理解及相关画像的解读
(一)儒家思想对于“孝”的理解及武梁祠中关于尽孝画像的解读 1.儒家思想对于“孝”的理解 在忠孝观念中,首先要探讨的是“孝”。“孝”是在“忠”之前出现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孝”的象形字。拿现在的简体字“孝”来看,它的上半部分是“老”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是子女的“子”,单从此处可以理解“孝”就像一个青年人搀扶着一位老人。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可见中华民族非常注重“孝”的概念。孝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赡养父母,子女年幼时是父母养育的,待父母年老,自然该子女去赡养,“乌鸦反哺”就是这样的道理。然而孝的内涵并不如此单一,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3]简单的供养,犬马牲畜也可做到,但对长辈尽孝,如果没有心存敬意,为他们着想,使他们开心快乐,那这样和犬马有什么区别呢?可以看出孔子倡导的孝道跟他的儒家思想核心“仁”是有一些关联的,仁而爱人,关爱自己的亲人,这种敬爱远比锦衣玉食更加珍贵。孝的实质就是敬爱、赡养长辈,就是儒家所说的“亲亲”,由血缘关系做牵引,子女发自内心的对长辈的爱戴,所以在“四书”之一的《中庸》里就提到了“‘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4] 上文所言孝的两个方面:孝敬长辈就要赡养他们以及关爱尊敬他们,即所谓的“养亲”和“敬亲”,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相结合,才能使孝的内容更加完善。但是当长辈行为出现过失、违反仁义时,子女小辈们是应该曲意逢迎呢,还是以正劝谏呢?大孝子曾子也曾问过他的老师: ‚曾子曰:‘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5] 孔子的态度显而易见,如果父母是对的就听从;父母是不对的,子女就要劝谏。曾子也以此为根本,总结出“以正劝谏”、“以义辅亲”等思想。后来的儒家学士荀子在前面两位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这种“谏亲”的思想,他提出了关于孝子的三个“不从命”原则: ‚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6] 可以看出,在这些“不从命”的背后隐藏着对于父母双亲的文护,子女的这种行为还是一种遵从孝道的表现,可以说是更高水平的孝敬。儒家思想文化始终崇尚的就是道义,它是孝道伦理关系的最大原则,当仁义道德与长辈的意识要求冲突时,子女应该根据道义的标杆,把握住是否听从父母要求的理性尺度,不能盲目地曲意逢迎。坚持道义,文护父权的根本利益,才能算得上是“大孝”。 随着统治制度逐渐完善,封建君权不断加强,儒家学说也紧跟时代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社会新的要求。前文中也提到,汉代时期的主流思想是董仲舒倡导的儒家思想,作为拥有“独尊”地位的领衔思想,其根本的伦理孝道思想在汉代受到君主很大的重视。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从西汉文帝开始表扬“孝悌、力田者”,汉武帝采取举孝廉的选官制度,到东汉光武帝时期士人都学习《孝经》,以及汉朝天子的谥号多半都带着“孝”字,比如孝文、孝武、孝昭等等,从这些表现都可以看出,“孝”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儒家的孝道观,在汉代被赋予了两重性:“‘孝’既包含着先秦儒家提倡的敬老养老、有理智的、人类美好情操的‘孝’ ,又包含着被统治阶级改造为‘忠君尊王’御用品的‘孝’”。[7]
- 上一篇:论李碧华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性
- 下一篇:《申报》“评论”对武昌起义的作用研究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