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反观新批评对“文本细读法”的阐释,其言说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呈现出一个“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动态流变。燕卜荪有一句名言就精确地概括了新批评对“文本细读法”意涵的定位,即“要拿着放大镜在字里行间寻找意义”。若对这句名言进行解构,就会发现它从三个维度上建构了“文本细读法”的意义框架。

    “文本细读法”的意义框架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搭建的,而这个“中心”也可以看作是“文本细读法”的宗旨,即“文本中心论”。就新批评的初衷来看,“文本细读法”的提出是为配合“文本中心论”的观点服务的。可以说,正是“文本细读法”的提出,使得“文本中心论”这一偏激的理论具有了合法性依据。具体来讲,在“文本中心论”这一宗旨的指导下,在批评实践中运用“文本细读法”,就要对文本进行“三次切割”,也就是一个“从厚变薄”的过程。新批评通过“意图谬误”割裂了文本与作者的联系,通过“感受谬误”否定了读者对文本的解读。至此,新批评对文本的孤立仍然没有结束,大多数新批评成员都主张将文本从同类型的作品群体中分割出来。这样,单一的文本就成了一个自足体。可见,新批评的批评对象为“文本”而非“作品”,因此,它属于内部批评。

    此外,新批评通过两条途径来对“文本细读法”意涵的建构从“由厚变薄”过渡到“由薄变厚”,这两条途径就体现在一个“细”字上。一方面,他们要在“字里行间”寻找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以宏观的视角来解读文本,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微观细节,那些看似支离破碎的句子、词语更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是拿着“放大镜”来审视文本的。可见,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如“蜻蜓点水”般浮光掠影,而是要将字里行间隐藏的玄妙之处不断扩大,探幽发微,用精确细致的解读在那些微观细节上建构宏伟的意义空间。源^自·751·文.论,文'网]www.751com.cn

    其实,他们如此煞费苦心,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语义”二字上。也就是说,搭建形式与意义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才是他们阅读活动的最终归宿。新批评之所以在形式主义批评学派中生命力最持久,就源于它的理论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别于其他的形式主义。新批评是从语义的角度讨论文学与语言的关系,而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则侧重于分析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可见,唯有挖掘出语言中丰富而细致的意义,“文本细读法”才真正实现了“由薄变厚”。

    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望文生义”的办法来揭示“文本细读法”的意涵。“文本细读法”的英译术语为“Close-Reading”,巧妙的是,“Close-Reading”本身就是一个复义的例子。单词“close”作形容词时可译为“封闭的”和“精密的”,而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正好可以精确地概括了“文本细读法”的意涵。

    通过以上对“文本细读法”意涵的阐述,不难看出, “文本细读法”遭人诟病之处主要在于它的“封闭性”。其实,纵观新批评的学术背景和批评实践,大可不必对新批评的“封闭性”太过求全责备。其一,新批评是带着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强烈反叛进入学界的,他们之所以过分强调“文本”的中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反抗当时还占主流的社会—历史批评和浪漫主义文论。其二,新批评虽然一再强调文学批评的“封闭性”,可在真正的批评实践中,他们又何尝真正做到这一点呢?应当指出,“文本细读法”的理论意义正在于它“深刻的片面”,在历时的理论传承中“文本细读法”将会有更为广泛的运用。

  1. 上一篇:鲁敏小说“忧伤”格调研究
  2. 下一篇:晚清今文学派社会学思想研究
  1. 论笛安的“青春”题材文学

  2. 论《午夜之门》中的“中国意识”

  3.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4. 《西游记》里“了”的分析

  5. 《西游记》中的“的”字研究

  6. 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否定...

  7. 中学语文教材中“丑形象”的情感教育价值

  8.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4.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5.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