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琵琶记》章节一共四十二出,而改编成淮剧《赵五娘》则变为十一场,所以它们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结构排比塑造等方面有出入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淮剧《赵五娘》删除了原著中赵五娘卖发葬公婆,蔡伯喈拒试拒婚拒官皆不成等情节。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原著高明的良苦用心,缓和了下层民众和势要权贵的矛盾,反倒没有《琵琶记》精彩了。
二 人物分析
《赵五娘》之所以能被老百姓广为传唱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成功地塑造了赵五娘这一女性形象:她作为一个刚新婚两月的媳妇在丈夫离家后,毅然挑起家中重担,变卖妆奁衣裙,屈辱寻求赈梁,背地自食糟糠,剪发卖发葬亲,麻裙包土筑坟等行为已经超出了作为一个儿媳该做的事,她任劳任怨,是千百万中国妇女的典型,“行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大孝大德,展现的是千百年来中国妇女惊人的坚韧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3]赵五娘的形象是怎样一点点塑造的,下面结合淮剧《赵五娘》剧本作简要分析。第一场《别家上京》中,赵五娘刚上场便唱到:
忽听伯喈呼唤声,厨房早已收拾定,丢下寒衣放下针,进门来先行家常礼。
收拾厨房、缝补做衣、进门行礼,赵五娘刚出场仅三个动作便塑造了一位贤妻的形象,让观众一眼便喜欢上了这样美好的女子。五娘看伯喈面带笑容,知是城门挂皇榜开科选士,又唱到:
我道你为何面带笑,闻喜讯五娘我也心欢欣。伯喈夫往日苦读勤发奋,学富五车好诗文。陈留郡内称才子,赛诗会上夺过头名。满腹经纶人称赞,夫为我蔡家把光争。莫笑贫寒存有志,有志者事竟成。万岁皇榜晓天下,天下才子齐争鸣。皇榜挂到陈留郡,喜坏伯喈我夫君。早盼京城能及第,为国为民尽忠心。不知何时把京进,为妻我替你准备好登程。
从上面的唱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赵五娘知道丈夫要上京赶考,心里是欢欣的,并且觉得丈夫满腹诗书一定能高中做官,最后一句:“不知何时把京进,为妻我替你准备好登程”可以看出赵五娘急切的心情,意在催促丈夫早日进京。淮剧《赵五娘》在这里对五娘的塑造与高明《琵琶记》大相径庭,在《琵琶记》中赵五娘心里不愿意与刚新婚两月的丈夫分离,但是迫于公公蔡公的压力,只能含泪接受,因而在《蔡公逼试》一出只能抱怨蔡伯喈:
功名之念一起,甘旨之心顿忘。(高明《琵琶记》)
两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淮剧中的赵五娘与南戏中的赵五娘对待功名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认为淮剧作这样的改编固然能体现赵五娘的通情达理,但是却缺乏了作为新婚小女子的真实感情,并且在赵五娘身上增加了追求功名利禄的市侩感,实在有些令人不喜。
蔡伯喈上京赴考一去不回,家乡陈留郡却灾荒连连,赵五娘终于等来赈粮却被贼人抢去,伺候公婆喝米粥暗地里却自食糠秕,但是这样一位贤惠的女子心里也是有怨的,在《噎糠殒命》一场,赵五娘在厨房似骂似念丈夫:
自从你去赴考抛下父母,千斤担全靠我一人担扶。你可知陈留百姓受尽苦?你可知张目黄土颗粒无?你可知陈留郡众百姓还剩一半?你可知大家小户揭不开锅?你可知我夜间想你到天亮?你可知公婆盼你把眼望穿?伯喈呀,你要是再不回转,只怕是,为妻我要仰石朝天背靠黄土,二老爹娘一命呜呼,要相逢除非是一梦南柯。
六句以“你可知”开头的反问句,强烈而又无奈地控诉自己悲惨的境遇,让人更加同情赵五娘,同时责怪蔡伯喈的无情无义,也产生一个疑问:蔡伯喈到底去哪了?为何了无音讯?贤德如五娘,同样心有怨言,若一地写五娘无怨无悔反倒不真实了。但是抱怨只是抱怨,并且是在私底下偷偷地抱怨,面对公婆依然谦恭贤惠,甚至还安慰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