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正荣在《“在X下”格式的结构特点和语义分析》(1995)中主要分析了“在X下”的语法意义,并提出“在N(的)V下”是“在X下”这一结构的引申与发展。他列举了可以进入“在X下”中的一些动词,认为动词所代表的动作可对主句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并提出“在X下”中的动词与主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条件--结果”语义联系。[6]虽然在这篇论文中,权正荣主要是对“在X下”这一结构进行分析,对“在N(的)V下”的研究并不详细,但他使得后来的学者注意到框式结构“在X下”中还存在“在N(的)V下”这一小类,从而使研究的重点不断向更细小的深处拓展。
邓永红在《“在X下”格式及与“在X上”之比较》(1999)一文中主要分析了“在X下”这一框式结构中的X的类别,她认为当“在X下”这一结构中的X是中心语为动词的定中短语时,即“在N(的)V下”这一特殊的结构,动词都是具有控制义的弱动性动词。[7]尽管邓永红对“在N(的)V下”并未进行专题分析,但她对该结构中的动词的分析为本文提供了借鉴。
屈哨兵在《“在NV下”式的受动特性与成立动因》(2006)一文中认为框式结构“在NV下”可以形成受动格局,通过归纳“在NV下”在句中的分布来进一步的分析这一特殊结构,并从不同角度总结了“在NV下”这一特殊的框式结构形成的原因。[4]屈哨兵并没有像前人那样把“在X下”和“在X上”进行比较,或者仅仅把“在NV下”看做是“在X下”的一种引申,而是从受动特性和成立动因着重分析“在NV下”这一结构,这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二、“在N(的)V下”中动词的语义类别及使用条件
“在N(的)V下”中名词类别简单易懂,而由于动词本身的复杂性,所以出现在“在N(的)V下”中的动词也是纷繁复杂的。下面主要研究该框式结构中的动词的范畴类别及使用条件。
(一)动词的语义类别
通过统计孟琮主编的《汉语动词用法词典》(1999),我们发现,其收录1223个动词,781个双音节动词,而能用于“在N(的)V下”这一框式结构的双音节动词一共有343个(详见附录二),占双音节动词的43.9%。若从语义角度来分析,这些动词可分为四大类,下面又各有小类:
1.积极类
帮助鼓励类动词:帮助、支持、鼓励
爱护疼惜类动词:保护、爱护、保卫、担心、护卫
教育锻炼类动词:锻炼、奋斗、教育、教导、培养
改革创新类动词:改革、改进、改良、改造
此类动词出现在“在N(的)V下”时,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常会产生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或是通过此类动词的行为,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如:
(10)长老在一名小僧的搀扶下,连连拜倒。分立两旁的汗流浃背的和尚一手摇扇,一手掌拜,在领诵僧的带领下,整齐嘹亮地哼哦。(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11)元豹眼睛都被阳光照花了,在睁着无神的眼睛,沉着脸,在白度的护卫下分开人群挤着走。(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
例(11)中,正是由于白度的“护卫”,元豹才能从拥挤的人群挤出去,完成自己的意图。源'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