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摘  要:本论文运用叙事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愤怒的葡萄》中意象的神学意义、人物塑造、基督教博爱精神解读等角度对《愤怒的葡萄》中所体现的基督教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文本与《圣经》有相似之处,作者的博爱思想是对基督教原有教义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愤怒的葡萄》中的基督教因素的研究,可以发掘博爱、宽容等基督精神的价值,同时对处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精神相对空虚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基督教;博爱7932

     On the Christian Element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Abstract:The thesis analyses the traditional christian element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mages, character creation and christian spiritual interpretatio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narratolog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Through analysis, I believe similarities are exist between the thesis and the Holy Bible, which author’s fraternity thought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original christian doctrine. By studying of the christian element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can the value of christian spirit as fraternity and tolerance be pier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will have an memorial and enlighten effect on spirit of modern people who lives in a society with the material progress highly-developed as against the spirit relatively empty.
    Key words:The Grapes Of Wrath ; Christian;Universal fraternity
    目    录
    摘  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愤怒的葡萄》中意象的神学意义    2
    (一)葡萄的意象    2
    (二)洪水的意象    3
    二、《愤怒的葡萄》中人物形象的神学意义    4
    (一)吉姆•凯西的形象意义    4
    (二)汤姆•乔德等人的形象意义    6
    三、《愤怒的葡萄》中基督教博爱精神的显现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10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基督教因素前言
        《愤怒的葡萄》由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于1939年发表,该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的震动,并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侧重于探讨《愤怒的葡萄》中的基督教因素,对作品意义进行研究并探求作家自觉的宗教意识对现实社会的作用。《愤怒的葡萄》写出俄克拉荷马州佃农乔德一家在自然灾害和大资本家的驱赶下沿66号公路驾车往加利福尼亚寻找工作机会,在漫长又艰辛的旅途中,大家庭不断减员。到达加州之后又被随意驱赶,在当地人的鄙夷中辗转各个流民营,受到果园主无情的剥削。最后《愤怒的葡萄》中牧师凯西的死,让汤姆•乔德开始觉醒,并参与到罢工中去。
    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beck,1902-1968)1902年生于加利福尼亚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在他一生的前四十年都生活在那里。小镇的自然风光、农庄和牧场培养了斯坦贝克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源泉。斯坦贝克的母亲曾当过教师,在他少年时期认真指导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弥尔顿《失乐园》中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撒旦反抗天神的故事,以及但丁《神曲》梦游三界的故事,莎士比亚、歌德与信奉东正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都深深地吸引了他,例如:伯格思在《莎翁作品中的圣经》一书中说到:“莎士比亚汲取《圣经》底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说,没有《圣经》便没有莎士比亚底作品。……《圣经》底精华和精神,它底争议、宽容、仁爱、救赎等等伟大的教训,以及其他许多宝贵的金言,仍得在莎士比亚底作品中存留。”[1]这些作品中的基督教因素,充满故事性的内容,加之母亲的影响,使得年轻的斯坦贝克对于基督教经典《圣经》的故事非常熟悉。这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中基督教因素的渗入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1. 上一篇:从电视剧《三国》看消费时代名著翻拍问题
  2. 下一篇:戏曲舞台上曹操白色脸谱成因探析
  1. 中日两国《西游记》为主题的动漫作品比较

  2. 论现代秘书的角色意识

  3. 《聊斋》中痴情书生乔生孙子楚形象

  4.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特色

  5. 论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6. 中国学术生态细节考察报告朱子文学论文

  7. 陈三聘词《和石湖词》研究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0.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1.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2.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3.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7.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