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也是读者在看严歌苓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却能读出新花样的重要原因吧。
二 叙述语言的精致
叙述技巧固然重要,如果语言魅力缺失,那整部小说亦无法引人深入。
(1)凝炼节制的风格
严歌苓在语言上似乎天生具备灵气,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或许受西方文论影响,纵观她的小说,严歌苓在语言上很少有大片情绪的抒张,这与郁达夫郭沫若等人不一样,她的语言是凝练节制、理性平静而又不失细腻的,但这种简约对读者来说一点不吝啬,往往恰到好处。例如《少女小渔》整部小说都很少出现大段文字的描述,不论是对心理的描述还是对话的描述大多十分简练,就连结尾小渔与老头的道别,作者的语言仍旧简约,却不影响它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再如《第九个寡妇》介绍王葡萄的出场,没有太多人物形象的描写,而是粗线条勾勒,于细节处补充,一样让人觉得人物可亲可近。
(2)幽默诙谐的特点
除此之外,幽默是严歌苓小说叙事语言的又一重要特点。严歌苓的小说往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时代背景,这些历史背景压抑沉重的不在少数,而她的调侃的语气就像是紧张气氛的调品,越是紧张越是要引人发笑。这种强烈对比也使她的作品更具有可读性。再如在《金陵十三钗》中,窑姐豆蔻和四十多个女学生的正面冲突就发生在紧张的战争环境期间。外面的战争局势已经弄得人心惶惶,但是避难的女人们可一点不让人省心,不论大小女人,她们之间微妙的情绪变化不断积攒,这种较量一触即发。有趣的是作者的细节描写,被女学生集体攻击的豆蔻遍体鳞伤最后一句脏话了结,好像事儿也不大,到底是经历了风浪的。倒是女学生听了污秽的话语忘了自己是先动手的了,一个劲的都委屈的掉下眼泪,这种反差极为真实同时也引人发笑,文本因此更加立体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