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城市与乡村的互入
在王安忆的作品中,并没有单一地描绘都市或者乡村世界。有评论者认为在她的小说创作中,都市和乡村是共同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干涉。比如,在《大刘庄》中王安忆将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的世界放在一起。“《大刘庄》采用的是电影中常见的镜头相互交叉切换的结构,将农村和城市用两个不同的板块交叉起来,具有一定的动感和画面感,并且通过文化大革命这一背景将它们连接起来。”[2](P36) 在王安忆的笔下,城市青年和乡村青年是一样的,都面临着人生所即将面临的选择。在《小鲍庄》中,“不仅写到了小鲍庄还写到了相隔甚远的北京和上海,不同的世态人生通过她的叙述展现出来。”[1](P26)曾一果认为:“王安忆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发现了城市和乡村共同的生活场所,在这里,人们为了生存通过劳动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同时她并没有割裂城市和乡村,它们之间不再是相互对抗,而是慢慢地走向统一,走向融合,一种新的美学形式也由此产生。”[5](P146)
(三)、关于叙述方式的转变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她的风格是不断变化的。同时,她的叙述视角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些变化在她的乡村叙事上有所体现。在王安忆早期的乡村叙事作品中,她是以一个插队青年或者城市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叙述的,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着发生乡村的种种见闻。王安忆独特的乡村经历,也给了她创作的亲身体验,使得她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叙述者不再出现在小说中,它在故事之外,向人们静静地叙述着故事内容。”[6](P68)在王安忆的《大刘庄》《小鲍庄》中,就是采用这种叙述方式,叙述者不出现在文本中,是隐藏的。而在《姊妹们》中,王安忆却开始选择自觉的叙述方式。“小说通过‘我’这个城市知识女性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这里乡土风情。在主观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了‘我’的理智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看法,客观叙述时,通过‘我们庄’来感受乡村的生活现状。”[6](P70)王安忆不喜欢把自己规定在某种叙述方式中,她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具有明显风格特点的作家。”[1](P70)为此, 她从不把自己归纳入某个流派内。在这样的想法下,王安忆的风格不断转变。“在众多小说家追寻小说流派,追究时尚化的时候,王安忆却选择了远离文学主潮, 回归小说的本真状态。”[6](P70)
综上所述,近年来对于王安忆乡村叙事的研究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并且不断开拓发展的。评论家和作家相互促进,一同研究。在王安忆乡土小说不断变化创新的同时,评论家也不断找寻新的内容,他们共同促进,共同打造王安忆笔下的乡村世界。虽然研究者对王安忆乡村叙事小说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但是就某一些问题还不够深入。下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安忆小说中的乡村叙事、创作背景以及她想表达的独特意蕴等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
二 1980年代:寻根视野中的乡村叙事
20世纪80年代,在王安忆完成“雯雯”系列、《本次列车终点站》、《流逝》等作品后,王安忆开始创作了《小鲍庄》。《小鲍庄》的创作,奠定了乡村叙事在王安忆小说中的创作价值。受到寻根思潮的影响,王安忆在回望过去的乡村开始产生了不同的视角。1984年王安忆的美国之行,更是让她对乡村有了不同的认识。美国发达的现代文明和中国落后的乡村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王安忆感受到了中国乡村的保守与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