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本文“再探究”的主要观点。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1、“陈亮邀会的目的是极论政事”,朱子便不愿意附会了么?果真如此,那朱子就是害怕讨论政事的了?这显然毫无根据。
2、难道因为“陈亮的观点是事功派, 此时辛弃疾的观点与陈亮相近”,朱子便又不愿赴会了么?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是朱子一生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说朱子因为与陈亮的观点不同而不赴会显然站不住脚。
3、朱子与陈亮发生“义利王霸”之辩,因此就没有兴趣与陈亮作“铅山之辩”?倘若真是如此,则朱子就是害怕与陈亮进行面对面的学术讨论,所谓“铅山之辩”乃是杜撰,既然朱子没有附会,有何“铅山之辩”?
仅仅分析这篇文章的摘要即可知其命题的虚假,朱子未赴会的真正原因决不会是本文所云的“观点”和“兴趣”问题。
二、《朱熹未赴陈亮、辛弃疾铅山之会原因再探究》文本分析之一
本文开头一段7行文字,已如前述,承认“学界已有诸多的推论”,本文要作“更深入的探讨”。可是实际上并未有切实之论,也未把前人之论加以扼要介绍,以见自己有何“更深入的探讨”。
本文在第一段文字后分为两个部分,一、陈亮邀会目的及朱熹爽约的原因;二、朱熹对辛弃疾的态度。从这两个部分的标题即可知,本文作者已经把论文标题的主旨改变了。因为论文标题明明是《朱熹未赴陈亮、辛弃疾铅山之会原因再探究》,显然,应该主要探讨朱熹未赴会的原因啊!可是第一个小标题就变成了:陈亮邀会目的及朱熹爽约的原因。即主要探讨陈亮邀请朱熹赴会的目的,其次及于朱熹爽约的原因。全篇本来都应该全力探讨朱熹爽约的原因,却明目张胆地把论题改变了,只是怕太露骨,故来一个“及朱熹爽约的原因”。第二部分的标题,径直改换了话题,说的是“朱熹对辛弃疾的态度”。作者何以如此?乃是因为题目好看,吸引人,有学术价值,可是自己并无真正见解,于是就运用这样的论文写作谋略,题目是这样,内容可以变换话题。这在中国学术界决非罕见,本篇只是典型的个案而已。
现在的学术论文越写越长,而且似乎越长越好,于是堆积资料成为学术论文一大怪招。比如本文在“一、陈亮邀会目的及朱熹爽约的原因”中就大量引用资料。
如淳熙十年陈亮给辛弃疾的书信《与辛幼安殿撰书》中已经表达得非常明确:
……去年东阳一宗子来自玉山, 具说辱见闻甚详, 且言欲幸临教之, 孤陋日久, 闻此不觉起立, 虽未必真行, 然此意亦非今之君子所能发也。感甚不可言。……四海所系望者, 东序惟元晦, 西序惟公兴子师耳。又觉戛戛然若不相入, 甚思无个伯恭在中间 扌闰 就也, 天地阴阳之连, 盍辟往来之机, 患人无毒眼精硬肩胛头耳。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不足多怪也。前年曾访子师於和平山间, 今亦甚念, 走上饶, 因入崇安。但既作百姓, 当此田蚕时节, 只得那过秋杪。始闻作室甚宏丽, 传到《上梁文》,可想而知也。见元晦曾入去看, 以为耳目所未曾睹, 此老言必不妄。去年亮亦起数间, 大有鹪鹩肖鲲鹏之意, 较短量长, 未堪奴仆命也。又闻往往寄词与钱仲耕, 岂不能以一纸见分乎?[ 2] ( 第1174册, P714)论文网
作者引用文献后有这样的论述:
会面的目的及讨论的内容是学界基本有定论的, 即议论国家大事——恢复大事, 当然也有朝政。
这样的论述显然与所引文字不能相合,只是把学界的议论转述而已,文字表达方面亦不妥,朝政难道不包括国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