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光波干涉的实质是光波的强度叠加,以条纹的形式展现出来。由于光波干涉要求两束光波的光程差相同、频率和振动方向相同,故光波干涉有分波前法和分振幅法两种方法,迈克耳孙干涉仪采用的是分振幅法,本章将简要介绍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和光波波长的测量。
2.1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工作原理
图2.1.1所示为迈克尔孙干涉仪基本构成。激光发射器、分光板、补偿板、平面反射镜和观测系统是构成迈克尔孙的基本单元,迈克尔孙干涉仪由扩散光源,两块平行平面玻璃板,两块平面反射镜和观察系统组成。
迈克尔孙干涉仪结构示意图
1.调节螺钉 2.铸铁底座 3.精密杠杆 4.机械台面
5.镜座导轨 6.移动镜 7.粗调螺钉 8.固定镜
9.分光板 10.补偿板 11.粗调手轮读数窗口 12.齿轮系统
13.粗调手轮 14.微调螺钉 15.微调手轮 16.微调螺钉
如图2.1.2所示,激光发射器将产生一束激光,在经过分光板时被分为两束相干光。其中一束光经过补偿板的补偿,使得两束光在玻璃镜中的光程差相同。通过调整干涉臂使得M1的位置变化(即空气中的光程差变化)或者安置检测品以及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来实现光程差变化[2]。
迈克尔孙干涉仪的测量原理是基于光波干涉原理,通过统计变化的条纹数来计算。我们知道光波干涉的实质是光波的强度叠加,干涉条纹就是强度级次的表现。
那么观测屏上任一点P的光波强度为
其中 为干涉条纹中一点的光强, 和 为发生干涉的两束相干光的强度, 则为两束光的位相差。
光波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叠加光波的位相差固定不变,振动方向和频率相同。所以想获得干涉,必须使得一个光源通过干涉装置使之分成两束相干光波[2]。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叫做分波前法,即让光波通过并排的两个小孔把光波的波前分割为两部分,著名的杨氏干涉实验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另一种方法则是分振幅法,就是利用平行平板的反射或透射来产生两束相干光波。迈克尔孙干涉仪采取的是后一种方法,分振幅法。
2.2 迈克尔孙干涉仪测量光波波长
按照明光源分类,光波干涉可分为面光源产生的定域干涉和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下面讨论使用两种光源作为照明光源时,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干涉情况。
2.2.1 面光源定域等倾干涉
定域干涉中,当平面反射镜严格平行时,我们称之为等倾干涉,其条纹的特点是,条纹为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纹,条纹定域在无穷远,中心级次最高,每当 增大 是,条纹从中心向外"涌出"一级,干涉条纹的分布是中心宽边缘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