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产生使得原本处于主流思想和主流舆论地位的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得到消弱。多对多的传播方式随着新媒体的产生而产生并得到快速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信息也一次性得到传播,不仅促进了舆论的多元化,还使主流思想的影响力也相对的得到消弱,同时也增加了受众辨别是非的难度;新媒体因其特有的开放性,使受众突破地域的限制,可以轻松获取各个地方的新闻事件,同时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多对多的互动传播形式,对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进行随意的发布和讨论,让受众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某一新闻事件中去,从一名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这让更多的受众获得心理的认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媒体上获取的信息已满足不了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新媒体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上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可以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的产生及发展对民生新闻及传统媒体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造成民生新闻难以脱颖而出的缘由
自民生新闻开播之日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期后出现了收视率下降的现象,民生新闻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同时民生新闻在实践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民生新闻节目狭隘本土观、内容同质化,以及对于农民这一收视主体的新闻失语等诸多原因造成民生新闻在新闻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
(一)节目内容中狭隘的本土化观点
电视新闻媒体强调本土化,本来是没有错的;民生新闻作为地方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有利于地方电视台新闻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有利于减少节目内容同质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强调本土化观点,从新闻的表述方式上有一定的合理性,电视新闻场景再现的特点要求其强调本土化观点,同时也能促使观众的收视心里和期待获得满足。当然这里所要表达的关键,不在于电视民生新闻要不要强调本土化,而是如何表现本土化。“对新闻本土化的说法是:在新闻传播的内容上,反映的是本地区的社会现实,报道的是本地老百姓关心的人和事,表达的是本地民众的意愿和欲望,在新闻传播的形式上,采用本地民众喜欢的形式,通常所见是以通俗的故事化手法为表现手段;这些,电视民生新闻确实是有很大的长处,许多新闻也表现得较为充分和健康。” 因此也带来了对本土化观点的误解。这种误解,在有些民生新闻工作者的想法中被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实践中又被这些工作者很好地运用。“在一部分民生新闻采编者眼里,本土化就是世俗化、通俗化、生活化,就是生活琐事和奇异怪事等等,他们把当地的一个小的社会意义发生的新闻,或更严重的政治意义被排除的定位,一律看成是所谓的‘与民生新闻格格不入’的‘时政新闻’。” 于是,导致在民生新闻的报道中使重点放在本地区发生的百姓的日常生活上,也是对普通百姓和日常生活的客观记录,甚至越通俗离奇就越是本土化。同时,民生新闻工作者不去对新闻事件发生的社会原因和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更没有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报道和研究,只是一的强调客观报道,从而在报道中大量运用原始镜头、同期声以及整个事件的过程等,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所谓的“客观报道”。比如,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第一现场》就是以所谓的“本土化”和原始的镜头对百姓生活中和社会上发生的琐事进行的报道,因其过度强调“本土化”和“原生态”使部分的节目内容充斥着社会负面现象、零碎小事或猎奇、暴力等来获取收视率。这样对“本土化”的不正确认识不但违背了民生新闻特点要求的“本土化”,对新闻传播的价值有着严重的损害。“这是民生新闻工作者所应该注意及避免的,如果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长期这样的对本土化进行误解,长期已久下去必会造成观众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趣和收视欲望有所下降,甚至会对电视民生新闻造成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的打击。”
- 上一篇:《法律讲堂》栏目特色分析
- 下一篇:从《家政女皇》看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发展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