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数据新闻理论和实践一贯重视新闻叙事,不过,“数据新闻”如何将数据化、视觉化、互动性的要求与新闻叙事融合,这个问题尚处于探索之中。
(二)融合新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融合新闻学者 Jane Stevens指出: “融合新闻是文本、照片、视频段落、音响、图表和互动性的集合体,它以非线性结构呈现在网站上,各种媒介的内容相互补充而不重复。……媒体在制作融合新闻时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的另两大特征—提供背景和保持传播的延续性,为其提供充足的背景信息。”[16]
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背景下,新华社把“融合发展”确立为中心工作,新华社技术局总揽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型融合中的标准,新华社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统筹《我在现场》“重访大运河”报道构建全新闻融合传播。网易新媒体中心和新媒体实验室开展叙事型新闻、Html5的可视化新闻实验;总体上,国内融合新闻报道的研究与实践刚起步。
而国外融合新闻的发展比较成熟。美国纽约时报的《雪崩》报道堪称“融合叙事”的典范。普利策奖评审会的获奖理由写道:“对雪崩罹难者的生动叙述和对这次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而多媒体元素的巧妙结合更使叙事如虎添翼。”[17]《雪崩》把文图、音视频和互动图表、游戏等按照逻辑性进行混合编辑,使用超链接、交互视频、“虚拟3D”、“点触选择”等多媒体设计,利用人工智能、非线性的特点让用户/受众不再完全按照制作者的叙述意图接受信息。
(三)作为跨媒介的数码叙事
新型数码媒体与传统叙事的融合创造一种跨媒介叙事种类——数码叙事。新媒体为数码叙事文本的形成提供以技术上的支撑,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数码媒体给用户提供新平台,将之前分散在新闻、各种艺术领域的叙事信息集成、分享,超链接、互文、交互性叙事中产生全新的意义和价值。数码叙事包括基于人工智能、人机互动的数码叙事和以数码媒介为叙事传播机制的新闻组、博客等,改变讲故事的方式。[18]
2014、15之交机器人新闻、无人机新闻呼之欲出,利用无人机在一系列生活场景收集照片和视频等成为新的热点。应用计算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让传统新闻“场景”“动”起来,使用户产生在新闻世界的“代入感”,这些只是所有传统意义上的新旧网络媒体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新闻产品追求的初步目标。而在内容和传播上引导用户的思维逻辑,实现真正的互动,还需要在叙事结构、方式和方法上着力。
二、文献综述
(一)新闻叙事的演变
什么是叙事?是叙事学研究的根本问题。经典叙事学有二分法(故事与话语)和三分法(故事、文本、叙述),之后戴维•赫尔曼提出四分法即情境、事件序列、建构世界/分裂世界、感受质。[19]在“怎么研究叙事?”这个问题上跨学科方法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当代西方数码叙事学是后经典叙事学的分支,以基于数码媒体的交互性叙事为核心范畴,集中体现在新闻的情感化、娱乐化、媒体交互和游戏化的走向,是数码修辞与传播趋势研究的突破口。
新闻叙事学是把新闻视为一种叙事,开展新闻叙事的文本、话语、符号等的分析研究。20世纪80年代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是新闻叙事学的发轫之作。他对话语分析的多学科、系统性研究凸显叙事学话语分析的优势。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闻叙事从非线性时间、超文本、超链接、互文等探索网络传播时空的奥秘,之后随着媒介融合的逐步发展,跨媒介叙事和后经典的数码叙事学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这对融媒体及其叙事方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