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到了20世纪中后期,“后现代zhuyi”的误读观更是对影视作品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zhuyi”思想。”德里达对于影视作品误读观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其一,德里达认为任何艺术作品,尤其以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为代表,其中包含的文字语言、镜头语言的意义都不是单纯的一元化的,其意义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作者在创作之中所规定的那些。换言之,“误读”具有合法性。

    其二,德里达认为某一艺术作品一经出版或公映之后,其就与作者无关,是孤立存在的客体,可以被公共领域讨论,并赋予其意义。在文艺作品当中作者“不在场”。因此,可以这样说,“误读”是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完成过程。

    其三,消解掉作者创作之中的本意。其意义在于一部影视作品在公共场合放映之后,受众在公共领域通过交往媒介的讨论之后所赋予影视作品新的本意。

        在上述这些关于文化“误读”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误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在影视作品中,文化“误读”又怎样去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方面影片与受众之间在意义的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即是一种“误读”现象。具体来说,在作者端,影视作品包含有其对于世界、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的看法和认知,其是作者思想的载体;而在受众端,观影过程实际就是对于影像文本的再解读过程。影像文本成为了作者和受众的交往媒介,而“误读”现象,正是在这种媒介交往中出现的“主体间性”的问题。所谓的影视文本中的“主体间性”概念指的就是“一种固有的生存方式,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即主体间的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作者与文本之间在意义的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即是另一种“误读”现象。具体来说,在以经典名著为蓝本进行改编的影视作品,或是翻拍一系列经典影视作品的情况下,作者本身与原作者在对作品的理解上产生分歧,衍生出不同的体会,因而产生了“误读”来~自^751论+文.网www.751com.cn/

        无论是在传播学研究当中还是在电影学研究当中,“误读”现象都是一个我们应正确看待和分析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和澄清,有利于我们在作为受众时对于影视作品更好的理解,有利于我们作为创作者或者是复述者时,对于影视作品把握的准确性;有利于影视作品这种媒介形式在传播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1. 上一篇:微博中的图片影响力初探
  2.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性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 电视媒体节庆活动中的民族艺术传播

  2. 平面广告中的色彩运用

  3. 新媒体在户外广告中的运用

  4. 论记者采访中的提问艺术

  5. 中国元素在汽车电视广告中的运用

  6. 论情感诉求在美即面膜广告片中的运用

  7. 电视剧《生活启示录》中的植入式广告分析

  8.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2.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3.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5.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6.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7.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