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主要从单一现象入手,以独特的、热门的语言现象作为主要切入点,如王望妮(2007)对于“XX门”现象的研究,而未将网络流行语置入一个大环境中对比。由于网络流行语更新速率极快,今日之研究,明日之黄花,并不能很好的解释目前网络流行语的“流行”规律。40882
同时,学界多以单学科单理论解释网络流行语的特性及传播规律,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田蓓2014),还是从语言变体的角度进行语义分析(黎昌友2009),或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语言与社会的共变(梅艳2006),并不能涵盖网络流行语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更应该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以获得一个更全面的概况。
从研究方法上来说,目前的研究多以演绎归纳为主,配合样本调查的方式,通常无法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热度得到定量的调查。在热度分析上,往往以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知晓度作为替代,但并不能很好反映这些流行语的真正生命力。(马平 2012)论文网
针对这些现状,本文首先尝试采用社会学,语言学,文艺学多种学科结合的方式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内在机制。首先,从跨学科的角度,按照不同学科理论分类,对2014十大网络流行语的构成类型进行整理。然后,运用语义分析,文化分析,以及现代大数据分析多种工具,从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因素、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理论以及影响网络流行语的热度因素三个层面进行阐释。本文试图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分析网络流行语,充实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层面,以获得对于流行语生成及传播的相关规律。
参考文献
[1]陈建伟 2008 网络流行语研究,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2]陈 原 2000 《社会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3]戴庆厦 2004 《社会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4]高 阳 2008 网络流行语中词语变异现象初探,《理论界》第6期,145-147
[5]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 《语言科学》第6期,54-64页。
[6]刘大为 1998 流行语中语义泛化及其社会功能,语言文字学刊(第一辑),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7]刘海燕 2005 《网络语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8]黎昌友 2009 网络语言旧词新义中新义与旧义的关系,《社科纵横》第8期,107-108页。
[9]马 平 2012 2006年到2011年度网络热词知晓度调查与分析,广州大学硕士论文。
[10]梅 艳 2006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内蒙古电大学刊》第7期,59-62页。
[11]宁珊珊 2013 亚文化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流行语研究,吉首大学硕士论文。
[12]田 蓓 2014 模因论视角下的微博语言变异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13]王 蜜 2014 热点新闻事件网络流行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14]王望妮 2007 “门”后的思考:“××门”的社会语言学解读, 《外语教学》第3期,23-27页。
[15]杨宜音 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6(4)。
[16]于根元 2001 《网络语言概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7]俞香顺 2005 《传媒.语言.社会》,北京:新华出版社。
[18]张闻天 2015 从模因论视角探析流行语的变异 《探索带》第三期,238-242。
[19]张晓松 2012 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文建设》,29-31页。
[2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4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1]简•爱切生 1997 《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译,北京:语文出版社。
- 上一篇:生态环境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国内外房地产住宅政策研究现状
-
-
-
-
-
-
-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