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卫星导航抗干扰性能的思路一般有三种:一是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来提高性噪比。二是改变编码方式,有效的编码方式在相同信噪比下有更高的可辨识度和保密性能。三是提高接收端的抗干扰性能,用选频性能更好的滤波器,以及运用抗干扰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由于能源问题,空间卫星与地面终端发射的信号功率均有限制,不可无限制提高,卫星导航信号到达地面的功率为-160dBW左右。抗干扰算法主要是用第二第三条思路对通信系统进行改进。42779
众所周知,美军在作战时的优势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先进的GPS定位系统,美国国防局为了保证GPS的精确度、稳定度、可用性、连续性,投入巨资研究其抗干扰技术,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滤波技术、军码直接捕获技术、组合导航技术、波束形成技术。[1]论文网
滤波技术顾名思义是设计性能曲线更为理想的滤波器,在一定程度上随接收信号特征改变而改变自身参数,更可把时域滤波和频域滤波相结合。
波束形成是自适应天线设计中的一种技术,通过设计阵列天线的相位关系,在接收端对阵列中多阵元的接收信号,经过一些算法处理,进行加权合成。提高其定向性能,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某一方向上接收到的性噪比。从天线方向图的角度分析,该算法在指定方向上形成波束,故名为波束形成技术。波束形成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运用于阵列天线信号处理。随着近年来WLAN技术的发展,波束形成抗干扰技术广泛应用于民用通信。它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天线,对设备量的要求较小,更为经济实用。该技术的前提是确定信号来向,高精度测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组合抗干扰技术是利用多种定位方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克服各自的缺点。精确定位往往需要同时接受到三颗卫星的定位信号,当卫星信号受干扰或遮挡,只能接收到来自一颗卫星的定位信号时,虽然也可以进行定位,但精度将大大降低。从2003年起至今,组合抗干扰思路越来越被重视,但是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组合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