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新阶段,破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农村土地流转。
1.关于土地流转的作用研究
土地流转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一文指出土地流转可以从三方面增加农民收入:第一,可使农民在获得土地补偿的同时通过劳动力转移获得非农产业收入;第二,培养经营大规模土地的承包大户,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率;第三,通过土地入股,使失地农民获得长期收益。
2.关于土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为:第一、流转规模扩大,流转速度加快,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二、土地流转市场逐步发育,但呈现出地区间的不平衡;第三、流转方式从不规范转向规范,但政府主导可能影响农民主体地位;第四、社会资本大量参与农地流转,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导致农民边缘化;第五、流转平台逐步搭建,但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流转制度体系;第六、流转效益明显提高,但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李淑妍在《农民工市民化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中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农村土地流转总体规模小;土地流转有法难依、甚至无法可依;土地流转后擅自改变农地用途;农村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地区差异较大;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损等。从多个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概括来看主要有: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及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自身知识、技术等因素、社会提供的保障不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滞后、金融政策支持和政府行为不到位等。
3. 关于如何弥补土地流转缺陷的研究
《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作者马兴彬认为:首先,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界限,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体制、收益分配体制。其次,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体制,扶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增强土地流转的供给能力。最后,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互动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介服务体系、耕地保护体系。
(四)关于大中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随着大中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各项资源针对不断膨胀的人口的承受力度也趋向薄弱。因此,我国很多大中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边缘城区扩张,以求边缘区的发展为中心城区减缓压力。
J.R.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一种扩散与交流的基本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核心区作为空间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一方面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另一方面这一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这充分证明了中心区和边缘区形成互惠关系,边缘区与中心区能在资源共享中谋求共同发展,此外,边缘区在不断发展中吸引人口转移,避免中心区人口挤压。
(五)关于城市土地有效利用的研究
在城镇用地不断扩张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土地,充分发挥土地的生态功能,支持城郊农业发展,成为城镇化不可避免的话题。
俞孔坚、李迪华等在《“反规划”的途径》中描述“生态基础设施”的核心含义是指维护生命土地的女全和健康的关键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 上一篇:反倾销反补贴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下一篇:保险欺诈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
-
-
-
-
-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