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矫直技术产生的时间比较早,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很高的矫直技术,当时铸造的宝剑的平直度可以让现在的我们瞠目结舌。在我国古代人的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和工具,小到针锥、大到铁杵都要用矫直技术来完成成品的制造。他们在长期的矫直和整形的实践中认识到物质的反弹特性,提出了“矫枉必须过正”的哲理。但由于受到中国特殊的社会制度的限制,我国在矫正技术方面没有巨大的发展,长期处于手工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60-80年代,在辊形理论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还召开了全国性的辊形计算法。与此同时,以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单位和一太原重型机器厂为代表的设计制造部门完成了大量的矫直机设计研制工作。进入90年代我国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一些新研制的矫直机获得了国家的发明专利;一些新成果获得了市、省及部级科技成果进步奖;有的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今年来我国在反弯辊形七斜辊矫直机,多斜辊薄壁管矫直机,3斜辊薄铜管矫直机、双向反弯辊形2辊矫直机,平行辊异辊距矫直机及矫直液压自动切料机等研制方面相继取得成功。在矫直高强度合金钢方面也已获得很好的矫直质量。其矫后的残余挠度为0.2-0.5mm/m。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拉伸与拉弯矫直设备得到很大发展,对带材生产起到重要作用。7095
    国外矫直技术的发展概况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叶,欧洲进行了产业革命,逐步实现了用蒸汽动力代替人力,机械化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
    19世纪30年代冶铁技术发展起来,当时英国的生铁产量由7万t增加到了19万t,增加了2.7倍。
    19世纪50年代开辟了炼钢技术发展的新纪元。随着平炉炼刚技术的发明,钢产量增加迅速。到19世纪末时钢产量增加了50多倍。这时已经出现了锻造机械、轧钢机械和矫直机械。
    进入20世纪,以电力驱动代替蒸汽动力为标志,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
    到20世纪初已经出现了矫直圆材的二辊式矫直机。到1914年,英国发明了212型五辊式矫直机,解决了钢管矫直问题,同时提高了棒材矫直速度。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明了222型751辊式矫直机,显著提高了管材矫直质量。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解决大直径管材的矫直问题,美国萨顿(Sutton)公司研制成功313型七辊式矫直机(KTC型矫直机)
  1. 上一篇:网络编码技术路由协议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学生上机实验课管理系统研究现状
  1. IIR系统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自动闭塞分区优化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 国内外转载机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5. 液压试验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高速液压冲击加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7. 混沌加密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8.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9.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0.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1.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2.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3.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14.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5.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6.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17.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