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国内,国外的图书管理系统已经出现并且使用了许多时间,起步远超于中国,其管理方式也逐渐向自动化、规范化演变。在功能方面几乎囊括了所有图书馆所涉及的领域,可以说是比较健全的,虽然各系统采用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几乎都是使用软件工程的原理,把数据集中存储到数据库中,接着采用分布式操作的方法来操作数据以及实现数据共享。在功能这个领域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候设计的。通过调研,不仅是社会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也进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甚至将ERP系统的概念和功能引用到这个系统中来。软件开发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期间需要进行不断的维护与改良,至今,国外的管理系统已经几乎接近完美。
1954年,美国海军的官方兵器中心建立了全自动化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这个系统能够搜索出一些简单的单词。48976
1958年,卢恩的自动抽词的实验,实验的目标是进行目录检索,搜索关键词,分类管理,这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实验。
至1990年左右,互联网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Windows操作系统也被大家所熟知,以及SQL、MVC这些新兴技术的崛起,这几方面的原因都带动了图书管理系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一些对技术敏感的工程师也逐渐意识到,这些新兴技术的产生会对图书管理系统有巨大的影响,为了让管理系统也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他们选择了进行研发,将这些新技术完美的融合到这个管理系统中去,例如Epixtech公司、Innovative公司、VTLS公司、Sirs公司、Ex Libras公司等一些较大的软件公司,开发了一套更完整的图书管理系统,直至如今论文网,许多图书管理系统仍旧沿用了那时候的成果。
相较国内,虽然图书管理系统的起点比国外晚很多,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图书管理系统也逐渐步入正轨,开始普及起来,日渐完善。近几年,图书管理系统又向着数字化发展,它逐渐变成了一个产业。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图书馆使用的管理系统是以C/S模式为主的,甚至一些社区的小型图书馆对于数据的处理仍旧是采用手工登记的方式,手工操作既麻烦,又容易出错,出错后修改又是一个难题。其中如果对于书籍借阅进行 手工操作,若借阅人数多,频率高、工作的正确率就会严重降低。例如,对借阅信息的登记一般是登记在书后的借阅证上,短时间可能影响不大,管理员对借阅情况还可以有清楚的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借阅证被遗失,或者数据量太大,管理员就无法快速的查找到他们所要的信息,这便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同时也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此外,要想管理一些时间久远的图书可谓是难上加难;然而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C/S模式的管理系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运行,这会给图书馆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它还需要读者与管理的直接接触才能使用,其不便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些老式的管理方式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新型的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会代替它们,逐渐被各大图书馆所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