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城市空间是城市研究的基本核心,其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及理论的深度和广度随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而发展延伸。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的演化也进入了空前的活跃时期。城市空间结构分化与重组成为了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围绕城市空间的探索和研究也产生了众多的论述。51574
作为早期研究空间结构并建构概念框架的学者之一,富勒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应包括物质环境、人文价值和功能活动等三种要素,同时具有空间性和非空间性两种不同属性。而伯纳通过系统地理论研究将城市系统的核心概念更为严密地加以表述,他提出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各要素的系统组合,是城市设施、公众机构、社会群体以及经济活动的有序空间组合和分布。城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将整个城市凝聚成一个有效的功能实体,并使得城市空间在一套严密的规则下运行发展。
芒福德认为,城市由各种建筑形态组合而成,是各种社会关系在这一空间组合结构之中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城市具有社会空间属性,是各种社团、企业、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机结合。同时,亨利·列斐伏尔也提出,城市空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每个社会都产生独自适合的空间,“空间里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 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2]49。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内含于社会关系之中,又和生产力息息相关。“空间从来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过程而保有一种自主的地位”[3]46,它是一种社会生产的结果,但并不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结果,而是被继续推动发展的再生产者。相对于马克思所说的“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论文网、自己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4]92。列斐伏尔更强调社会的“空间性”,即特定的社会由社会生产模式所塑造并形成独特的空间。
与西方城市空间理论研究相比,我国的现代城市研究更多运用了定性描述与实证研究的方法,而很少运用行为方法与结构方法,对个体行为、社会结构与制度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面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尚且缺乏“社会空间统一体”的角度透视。按照Pacione的划分标准,“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基本上处于城市形态研究与实证主义研究阶段”[5]62。
随着城市化深入发展以及城市问题的突出,国内学者逐步加强了对城市与空间生产的全球共性的关注。诸如有学者从城市空间哲学角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研究,他们认为当代城市问题的全球性和集中呈现为我国城市空间理论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契机。“从全球范围看,空间与城市意义还处于发展之中,中国本土空间与城市理论离不开对西方空间理论的批判式借鉴,离不开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的问题式对话”[6]107。另外,其他学者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视角进行了有意的专题探索和理论研究。可见,中国的城市空间理论、城市与空间研究正在崛起并逐步迎来繁荣。
当代城市空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衍化而生,并从属于资本的发展逻辑。作为人们从事空间生产和实践的产物,城市空间的发展具有资本属性;作为现代文明传承发展的载体,城市是恩格斯等人所界定的一个能使资本积累、循环、拓展的空间凝结点,其中资本、权力等多种空间要素都参与了生产和创造。本文侧重讨论西方空间理论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发展,结合我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现状,着重运用“空间生产”理论来解析我国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以及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城市危机,建构出城市四维空间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从公共事业管理视角提出了解决城市危机的建议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