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提出,且国外研究较早于国内。国外的学习动机理论一般是与人的需求联系起来的,大致如下:
20世纪30年代由默瑞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就动机的概念。默瑞认为,人格的中心由一系列需要构成,其中之一即成就需要。这一需要使人表现出:追求较高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20世纪40、50年代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以默瑞的“成就需要”理论为基础,将其发展成为成就动机理论,并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51567
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种,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与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将前四种需要定义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是生长需要。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位于最高层次的。[3]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归因理论。对行为的归因有环境归因和个人归因两种。在海德和罗特研究的基础上,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以下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归因。最后,将三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组成了归因模式。 [4]
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人的行为是受两个因素影响的:一个是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一个是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5]
德韦克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在德韦克能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成就目标理论论文网。德韦克认为,能力有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两种不同的内隐观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文顿以成就动机理论和成败归因理论为基础发展出自我价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提出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指出,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是个体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即胜任需要、归属需要和自主需要。[6]
在国内,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提出,政府开始重视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积极引入国外有关教育的经验和理论,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研究,更注重学生的发展状况。许多学者发现了学习动机对学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缺乏学习动机的措施。例如:
丁红燕和王佳全2010年发表的《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研究》对大学生学习现状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深层型动机,其次为成就型动机,再次为表层型动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专业、年级差异。[7]
李洪玉和何一粟2011年发表的《学习动力》最大的特点在于因果性,道出了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因果关系。主要是从非智力因素这个角度,论述各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在实践上,结合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激发,提出了具体的、有效的、有根据的培养途径和措施。[8]
李炳煌的2005年发表《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关系研究综述》、[9]沈国强2007年发表的《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探析》[10]主要是学习动机与学习结果的研究。
李斌洲和易晓明2002年发表的《学习优秀与学习不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归因的比较》主要是从心理学出发探讨大学生成绩不良的原因和转化途径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