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有关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内外部监管。Ciancanelli 和 Gonzalez(2000)根据银行所处行业的特点提出“银行业的内外部监管工作是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Macey 和 O’Hara (2003)声称,在强化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时,需要适当加入政府监督和管理。当各级政府针对银行业的监管过于严格的时候,就会限制和约束其他方面的力量对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作用,导致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行为发生偏差。Caprio(2007)从两百多家银行中选取数据作为样本,分别对法律法规、股东权益保护、政府监督管理的效果、股权集中度对银行财务治理效果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52840
(2)财务治理信息的披露。Firfine(2001)认为商业银行业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财务治理的信息不能得到彻底披露,其给商业银行财务治理产生了不好影响,使得银行股东和债权人的监督控制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Caprio 和 Levine(2002)声明,足够的内部信息披露和外部与内部信息不一样状况的改善是必须的。论文网Levine(2004)认为,引起商业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商业银行内部的财务信息不能得到被充分披露,造成双方很难就各自相关利益的合同达成一致共识;另外,Levine还提出商业银行的债权人投入、收益以及所需承担的风险不一致。商业银行是特殊行业,经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商业银行的运营管理需要十分稳妥和谨慎,但并不是意着停止不前。世界各国都有自己国家的银行监管机构,而且都制订了约束银行日常经营管理的一整套法律法规。
就本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大多数学者是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公司治理进行研究。我国的财务治理理论研究在近几年才兴起,研究成果大多体现在财务治理概念的界定、财务治理体系框架的构建、财务治理内容的概括、财务治理效率的评价等方面。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商业银行财务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概念界定。伍中信(2001)提出,财务治理是一系列制度的安排,主要以财权为基础,慢慢明确财务治理在财权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渐渐实现各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财务关系。罗开位、连建辉(2004)表明商业银行财务治理指的是以银行财权的配备为中心的和各利益相关者在参加银行监管中产生的规章制度。
(2)财权配置。杨淑娥(2002)提出,公司财务治理是利用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中不同的配置,来调整在财务体制中利益相关者的地位,以此来提升公司治理效益的安排。财务治理主体是由公司内外两种利益相关者承担,它们分别担负着不同的财务治理任务。
(3)治理结构。王廷科(2002)认为商业银行应当以董事会为中心进行治理。张绍岩、薛波(2005)认为政府在对公有制商业银行的财务治理中有作用。
(4)框架构建。衣龙新(2005)提出财权配置的一般框架,并且提出了财务治理应该包含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行为三方面的内容,利用它们初步构建了财务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