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做了较多的研究,得出了不少设计方法和结论。
王文平,余利风[5]等人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两级推力的主要因素。建立了一体化设计的优化模型,分别对单燃速双燃面和双燃速双燃面实现两级推力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出了既能满足射程最大又能通过设计实现的最佳推力方案。60249
李越森,王谨[6]等人从工程实际角度,介绍了单燃速单室双推力三维药柱的设计方法和药型参数优化方法。并结合设计实例指出了在采用单一推进剂实现两级推力时的几个认识误区。同时,还分析了燃速偏差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为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赵秀超,周长省[7]等对普通轮孔装药存在的药柱易破碎变形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了单室双推力多孔装药结构设计,给出了装药燃烧面积和通气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某发动机的装药参数,通过对其内弹道特性进行研究,表明了多孔装药结构易实现单室双推力要求,同时能够提高装药药柱的力学特性。论文网
修兰英[8]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所提到的的平衡压强公式,结合推进剂燃速公式,建立了双燃速双燃面装药实现双推力的发动机的内弹道计算方法。同时,对过渡段的计算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分析,得出了简单的计算公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进行了计算。为设计双燃速双燃面装药提供了有效地方法。
B.N.Raghunandan,C.Unnikrishnan[9]等对突扩区域火焰传播进行研究,指出对于像单室双推力发动机这样具有不统一通道的结构很容易出现流动分离,二次循环,二次接触,从而使燃烧过程变得复杂。
V.R. Sanal Kumar,B.N.Raghunandan[10][11]等对单室双推力发动机初始瞬态流动的边界层效应以及在无喷管推进时的内弹道进行了研究,指出双推力发动机在具有狭窄上游区域时容易在过渡段产生壅塞,还有可能产生激波,从而产生附加湍流,对发动机的二次点火点,推进剂表面的热流量和燃速有影响,会增加无喷管推进的单室双推力发动机设计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