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卡普兰(Robert S.Kaplan)和诺顿( David 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平衡计分卡的文章《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标志着这一新的管理工具的诞生。1996年他们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使得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框架更加完善。哈佛商学院的Argyris为这一观念作了简要说明:他认为卡普兰和诺顿提供了一种能够把增长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程序的创新管理视角,它是全面的、可操作的管理理论的开端。1998年Eliberatore和Miller通过平衡计分卡扩展了物流管理中作业成本(ABC)评价方法,从而使得ABC法的功能增强,能够对物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估。 2003年Ittner,Larcker和Meyer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公司使用平衡计分卡,但对于其认可的指标和维度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BSC的设置和实施问题却知之甚少。64846
为了适应我国的经济状况,我国学者对西方绩效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整合。魏继平,马红晓,成张帆(2011)提到,王举颖(2004)以BSC方法为基础,建立了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体系,讨论了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方法的思路。印猛,李燕萍(2006)以昆山信达电子公司为例,使用层次分析法将平衡计分卡与经济增加值整合价值管理模型运用于战略决策、战略执行和绩效评价的全过程,成功说明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整合战略价值管理能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乔均、祁晓荔和储俊松(2006)以江苏网通为例,对平衡记分卡法作了实践检验分析,修正了BSC评价模型,提高了该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徐贇(2011)在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基础上,结合航运公司的特点,引入“外部利益相关者”这一维度,运用BSC的理论从五个维度对航运公司进行了绩效评价。这是对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内部的灵活运用,使这种评价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发展。熊欣(2012)在对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的研究中运用了平衡计分卡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对房地产企业并购绩效各指标的相关性,对于日后房地产并购案提供了参考依据。张其镇(2012)基于平衡计分卡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进行了理论研究,论文网它使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考评同企业目标相结合,按照内部审计部门的特征,修正和整合平衡计分卡的结构与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潘胜男,聂会星,徐枞巍(2011)从非财务角度,运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评价。并以万科房地产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与万科在行业中的地位是相一致的。为房地产公司的自我评价以及同行之间的非财务维度的绩效比较提供了依据。陈正飞(2011)基于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及不足,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电网企业的绩效评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见。杨超超(2011)以万科公司平衡计分卡的运用为实例,分析平衡计分卡在实践中的应用,对战略地图和各项指标做简要介绍,同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思考。他指出,平衡计分卡是对欧美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企业管理模式上的一种创新和进步,指出房地产企业应在其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得出新的适应企业的结论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