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国际轧钢的发展趋势是高效、高品质、高精度、连续化、智能化和节能环保化。轧钢机的出现和发展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据记载,1480年意大利人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曾设计出轧机的草图。1766年英国人帕内尔(J.Purnell)[2]在轧制铅片的手遥式轧机基础上,设计出用于轧制熟铁棒材的双辊轧机。1783年英国人科特(H.Cort)制造出水轮驱动的二辊式型材轧机,使得型材轧制很快发展起来。1779年,J.皮卡德用蒸汽机驱动轧机,极大提升了轧机的应用能力。1854年欧洲建成用蒸汽机传动的二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1864年美国建成三辊劳特式中厚板轧机。1891年,美国钢铁公司建成世界第一台四辊可逆式中厚板轧机。1897年,德国人采用电动机取代蒸汽机用以驱动轧机并取得成功。1910年捷克文特科文采哥特瓦德钢铁公司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12年苏联日丹诺夫依里奇冶金工厂也建成了一套同样的轧机。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庞大的军火需求极大推动了轧机发展。世界上陆续出现了双机架、半连续式、连续式中厚板轧机。二战后进入冷战对抗,美国、苏联、德国、日本又相继建成一批4100-55000m的宽厚板轧机[3]。9448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采用液压弯辊技术控制板形以来,改进设备成为控制板形的主要手段。世界各国先后开发了许多种控制板形的技术,使板形实物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板形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不超出带钢要求的平坦度精度范围内轧制出期望的横截面形状。20 世纪50年代末出现了液压弯辊装置。液压弯辊是改善板形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其它改善板形的方法都必须与之配合采用。液压弯辊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向工作辊或支撑辊辊径施加液压弯辊力, 瞬时地改变轧辊的有效凸度, 从而改变轧辊辊缝形状和轧后带材横向延伸分布, 达到改善板形的目的[5]。
    60 年代末出现了阶梯支持辊。利用双阶梯支承辊改变轧辊之间接触压力分布,使轧机横向刚性对压力、凸度等变化的依赖关系减弱乃至消除,借以提高板形质量。
    70 年代以来,国际上涌现出的各种形式的新型轧机和轧辊。
    20世纪70年代日本日立公司和新日本钢铁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式751辊轧机,这种轧机具有优异的板形和板凸度控制能力, 故称大凸度( highcrow n)轧机, 简称HC 轧机。
    1982年德国西马克公司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板形控制技术CVC技术[7]。CVC 的含义是连续可变凸度( continuously var iab le crow n) , CVC 轧辊的辊身曲线呈S形, 两个外形相同的S形轧辊相互倒置180
  1. 上一篇:目标被动跟踪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下一篇:铁路监控视频图像序列国内外研究现状
  1. IIR系统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自动闭塞分区优化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 国内外转载机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5. 液压试验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6. 高速液压冲击加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7. 混沌加密通信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8.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9.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10.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

  11.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12.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13.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14.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15.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17.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About

751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751com.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