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活习性
河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通常隐蔽在水草、石砾中。喜欢穴居,昼伏夜出。洞穴一般呈管状,洞口为椭圆形、扁圆形或半圆形,洞底不与外界相通。河蟹生长能适应的温度范围大,最适温度为5℃~35℃,温度低于5℃,河蟹基本停止摄食,温度高于35℃容易产生早熟个体,并且穴居比例明显提高。养殖水体的盐度应该控制在3‰以下,否则会导致幼体大量死亡。PH值在7-8之间最宜 [11]。
1.2.1繁殖
河蟹具有洄游特性,在秋季性成熟后的个体由淡水向海水迁徙,在咸淡水交界处交配繁殖。交配之后的雌蟹抱卵,每只可产数万到上百万粒卵,抱卵蟹经过一段时间孵化即可出苗。刚孵出的个体是溞状幼体,下一阶段为大眼幼体阶段,即蟹苗,中间需经过5次蜕皮,然后蟹苗再溯河进入淡水水域生长育肥[26]。河蟹繁殖有发情阶段、交配阶段、排卵阶段、产卵阶段、搅卵附卵阶段5个阶段。
1.2.2河蟹的养殖
河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历来被人们视为水产珍宝,江苏阳澄湖大闸蟹闻名国内外[22-23]。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野生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资源有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人工养殖,2000年后,池塘生态养蟹技术逐步形成[23-24]。目前,河蟹养殖技术趋于成熟,出现许多新的养殖模式,有单养和混养模式,单养模式就是主养河蟹单一品种,这种养殖模式对环境要求比较高,养殖难度大;混养模式就是以河蟹为主再混搭其它品种,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养殖效益好。
2河蟹颤抖病的流行病学
2.1国内外研究情况
河蟹颤抖病俗称抖抖病 、环爪病、宽爪病 、抖脚病等 ,根据其症状命名。1994年,该病第一次在江苏省个别蟹池发现后, 接着在江浙一带及其他淡水地区相继发生 ,并且日趋严重。现阶段我国主要河蟹养殖区都被感染[2]。该病死亡率起伏范围较大,不同水域发病率不同,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伤[3]。有关河蟹颤抖病的研究,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病因、病原。至于病原,有研究表明是细菌(杨先乐等,1998 ;魏则能等, 1999;薛仁宇等, 2000;)也有研究显示是病毒(陆宏达等,1999 ;何介华等,1999;陈辉等,1999;孙学强等,2000;沈锦玉、黄琪琰等,2000),还有报道认为是食源性和药源性物质(潘连德,1998、1999)或者是类立克次氏体生物所引起的(顾志峰, 2001),还有一种是多病原学说认为颤抖病是一种多病原综合症(周宏,2000)[4]。总之,关于颤抖病发病的病因以及主要病原都没有确定。
2.2流行特点
首先,河蟹颤抖病主要发生在江浙一带的淡水地区,江苏最早发现,之后在浙江、上海等地出现,危害程度逐年上升,特别是对大规模小型水域的池塘和稻田养殖区。水温、放养密度、种质、水质等因素都会对疾病发生率造成影响[7]。
其次,颤抖病主要发生的季节是夏季7-10月,中间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水温一般是23-33℃,立秋后由于水温降低发病情况更为严重,不过水温一旦低于20℃,发病机率大大降低[3]。
最后,颤抖病主要危害的是7月下旬即将成熟的蟹子,其他甲壳类动物未发现感染,发病死亡率有较大浮动,低至1.2%,高达96.4%,并且不同水系差别较大,其中长江水系小于辽河及瓯江水系[3]。
2.3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
2.3.1临床症状
发病河蟹反应不灵敏、行动缓慢;螯足无力、步足抖动、环爪;观察腮部可见腮排列不规整并发生颜色变化,病变的腮为浅棕色,严重时为黑色[1]。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导致河蟹少食甚至不食,约4-5天后病蟹死亡[8]。
2.3.2组织病理学
- 上一篇:谈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下一篇:长期灌胃添加纳米氧化锌对小鼠生长及免疫的影响
-
-
-
-
-
-
-
java+mysql车辆管理系统的设计+源代码
当代大学生慈善意识研究+文献综述
酸性水汽提装置总汽提塔设计+CAD图纸
电站锅炉暖风器设计任务书
十二层带中心支撑钢结构...
大众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河岸冲刷和泥沙淤积的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合理结合的研究
乳业同业并购式全产业链...
杂拟谷盗体内共生菌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