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 中学毕业生考试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12
3.2 中学毕业生考试焦虑和疲劳的回归分析 13
3.2.1 考试焦虑对综合性疲劳的回归分析 13
3.2.2 考试焦虑对体力疲劳的回归分析 14
3.2.3 考试焦虑对心理疲劳的回归分析 14
3.2.4 考试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14
4 讨论 15
5 对策与建议 16
5.1 从实际出发,降低考试焦虑水平,抑制疲劳的发生 16
5.1.1 关注学生性格 16
5.1.2 试卷难度适中 16
5.1.3 增强意志力 16
5.1.4 淡视成绩排名 17
5.2 通过增强生理机能,缓解生理和心理疲劳 17
5.2.1 保证睡眠时间 17
5.2.2 加强体育锻炼 18
5.2.3 适当补充营养 18
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身心健康 18
5.3.1 自我教育 19
5.3.2 家庭教育 19
5.3.3 学校教育 19
6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附录A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 24
附录B 多维疲劳量表 26
1 引言
初三和高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考试一直是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从古到今,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仍未改变,一考定终生的思想观念仍未打破。对于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社会中,疲劳现象普遍存在,他们不仅面对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还面对着来自社会的压力。长时间的学习和频繁的考试,使他们的一直处在紧张之中,不免会出现焦虑情绪。当学生考试焦虑程度加重时,更容易让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出现了种种问题,让学生产生了生理和心理疲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注重研究中学考试焦虑状况以及关注中学生的疲劳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学生身心疲劳的科学方法,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1 中学生的疲劳
1.1.1 疲劳的涵义
疲劳是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它不仅表现在人们的身体健康中,也表现在人们的心理行为中。运动性疲劳是最早受到关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心理疲劳。现代学者从多个维度来定义疲劳,其维度包括总体疲劳、躯体疲劳、活力减退、动机下降和精神(认知)疲劳[1];我国学者张志园(2013)认为疲劳是一种防御机制,是机体受环境条件的制约,通过长期的脑力和体力活动从而减弱机体活动能力并降低工作学习效率,使机体意识到活动的强度及自身能承受的负荷,避免个体身心造成过度刺激和伤害,疲劳是个体的主观感受[2];波士顿从运动的角度出发认为疲劳是机体各器官过累而导致其不能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且工作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在固定的状态中进行的生理过程[3]。总得来说疲劳是个体经过长时间的工作或学习,使个体机能减弱不能继续维持正常活动的现象,疲劳具有主观性,个体能够自我意识到疲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