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黄毅、佟晓光(2012)[1]指出,根据联合国新出台的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 ,这个地区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若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4%,就可以进而称为“老龄社会”。卢霞,张恒,陈兴源(2014)[2]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在总人口中的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一个特定地理区域内)。27461
根据黄奕和佟晓光两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老年人口不仅规模大,而且在迅速增长。如果以60岁作为进入老龄化的一个分界线,我国在1990年老龄人口总数达到一亿,到2014年时已经上达2.03亿,预计在2026年将突破3亿,与1990年相比,到2039年中国老龄人口数将翻4番。依据世界银行200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总人口数超过世界总人口数的五分之一 ,而其中老年人口数比重略高,占世界老年人口数的21.04%,是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等751国老年人口数之和。论文网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已经开始加快,并且每年递增的速度高达3.2%,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一下子从7%上升了一倍。中国仅用了27年就完成了大多数发达国家需要用45年甚至更多年的老龄化历程。不仅如此,中国的老龄人口将继续保持很高的增长率,已经位于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列。
中国不仅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各地区老龄化发展也不平衡,且长时间城乡倒置,东部地区明显快于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都高于城市。
(二)我国老龄人群金融服务需求分析
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老龄人口正在迅速增长,大量的老年人口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老年金融消费市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养老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老年人口除了可以领取数量可观的养老保险金以外,还有自身工作的积蓄和子女给予的赡养费。老年人手上可供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不停增加,但是由于人们对老年人消费观念存在错误的看法,没有与时俱进地看待老年消费能力,使得老龄消费市场起步很晚,老龄人口的服务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所以下面本文从老龄人口金融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老龄人口的储蓄需求在稳定增长。徐升(2016)[8]认为由于现在的老人都是经历了新中国的建立到现在的全过程,中华传统美德之一的勤俭节约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老年人对储蓄的需求一直都很稳定。但是他们贷款的需求缺严重不足,黎纪东、王侃钰(2013)[12]认为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不习惯花未来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第二老龄人口对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多。徐升(2016)[8]和黎纪东、王侃钰(2013)[12]认为认为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老年人希望实现养老资产保值增值的愿望强烈。与此同时,老年资产的增加和老年金融的发展,老年人可以选择投资的金融渠道也变得更广泛。唐心仪(2012)[9]认为需要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提供定制金融服务或更多优惠措施。
第三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趋向多样化的同时也尤其看重安全性。徐升(2016)[8]认为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国现在的老年人已经呈现出和传统中国老人完全不同的消费观念,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黎纪东、王侃钰(2013)[12]认为老人在进行消费时更看重安全性,他们的投资大多以稳健为核心。
第四老龄人口越发需求人文关怀和人性服务。徐升(2016)[8]和唐心仪(2012)[9]都认为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心里素质出现弱化,此外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所以提供人性化硬件设施和服务很有必要,同时在心理上的人文关怀更显重要。 老龄人群金融服务需求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