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起源,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W.W.Roston(1988)提出“主导部门”的概念,通过对韩日两国研究,发展通过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可对经济整体起到显著带动作用,此后这种“主导部门”越来越获得关注。Trajtrenberg(1990)从比较优势入手,强调国家要重点发展区域优势显著又对国民经济特别重要,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且能打破原有产业结构促进新结构形成的产业。美国经济学家A.O.Hirschman.(1994),用一个新名词“战略部门”定义了特殊的经济体系,即处于投入——产出关系中关联最密切的部分,由此首次提出“战略性产业"的概念,在学界引发了极高的关注。从国外研究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还属于一个比较新的名词。对于其发展规律的相关理论更多的是传统产业发展中经典理论的借鉴。29136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也有不少研究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诸多进展。首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的界定方面:王小强(1995)较早提出战略产业问题,认为战略产业以国家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产业,攸关国家安全与发展命脉,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力,能够提升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那些产业。伴随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大环境,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科技界大会上首次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随后在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2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并发布《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的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策方面的研究:王新新(2011)认为,科技创新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强有力依托,特别是原创性自主创新。而我国目前自主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李姝(2012)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一点就是新兴产业必须以高新区的建立为依托,并逐步形成聚集的产业链,发挥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助力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进行高新区的规划和管理,使高新区的建设能推动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应该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何雄战、马永坤等(2013)认为节能减排是新兴产业的转型的关键,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论文网
参考文献
[1]W,W.Roston.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89.
[2]王小强.信息革命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战略产业重组[J].战略管理,1997.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2013-2020年宿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研究报告.中商情报网,2013.
[5]曾繁华,彭中,陈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最新进展文献综述及评价[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6] 吴先满,江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A].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2011.
[7]冯宗宪等.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8]韩霞.高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9~324.
[9]冯春林.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11.
[10]沙勇.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剖析[D]. 开放导报,2012,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