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成果丰富,主要着重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货币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苏浩的《东亚开放地区主义的演进与中国的作用》从新地区主义自身特性及其效用方面对东亚一体化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彭述华的《试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部制约因素》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原初动因进行阐述,作者认为国力的大小强弱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会形成“不对称依存”,进而影响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其次,东亚的民族情绪由来已久,东亚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对抗情绪激烈;最后,现在的东亚缺少能成为核心的国家或地区。31088
刘宏松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就东亚地区内部制约因素与当前的东亚地区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他认为东亚地区在非经济领域上由于主权安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且由于美国的外在因素的影响,东亚地区要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国付出很大的努力。其次,就东亚地区未来模式的选择上,提出“一步到位式”(中日韩与东盟10国一次性组成)、“南北两步式”(在组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前提条件下与东盟组成东亚自由贸易区)以及“三位一体式”(东北亚三国分别与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再由东盟为基础形成3个“10+1”的合并组成)。
曹宏苓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关系解读》中详细阐述了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他认为东亚地区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在经济上多边与双边合作并行,小国主导,大国参与。在东亚发展起来的多边与双边合作都是围绕东盟及其成员国进行的,且明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东亚峰会。[ ]在合作中,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合作并存。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以及东亚地区的双边合作中都是以制度化合作为主要方式,但是整个东亚地区则是松散的、开放的、非正式、非制度束缚的“东盟式”合作方式。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上,作者认为东亚各国与地区对于“轴心国的竞争与对抗会不利于东亚地区的进一步合作。在当前的东亚形势下,中、日、美以及东盟均不希望任何一方成为东亚的轴心国。美国不希望中国的崛起与日本脱离自己的掌控,而日本则是想成为东亚地区的主导以求脱离美国的控制从而与欧盟和美国分庭抗礼。论文网中国对前两个成为东亚主导感到担忧,因此中国在现今的情势下一方面与东盟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另一方面与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寻求中国在东亚地区成为核心国的契机。
参考文献
[ ] 查菊红.《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E]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8月.
[ ]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力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当代亚太》.2002年7期.22-28
[ ] 田泽.《在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问题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32期.
[ ] 李晓.《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现状及战略定位》.[J].《价值工程》.2014年8月.4.
[ ] 曹宏苓.《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关系解读》.[J].《国际观察》.2006年第6期.
[ ] 刘晨阳.《亚太经济一体化及其对APEC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年第5期.8-10.
[ ] 郭才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E]黑龙江大学研究生论文.2009年8月.15-22.
[ ] 刘业.王成辉.《小众建筑史教学的意义与实践——对东南亚国家与建筑的研究与教学讨论》.清华大学.2009年12月.
[ ] 张晔.《冷战后地区主义在东亚的兴起及中国的对策》.[E].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