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相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随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发展中国家出生率下降,导致相关人口结构失衡的状况,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养老的需求,开始出现收入分配不公平和运行效率偏低等问题,保值增值危机严重。美国专家博迪率先阐述养老保险基金为退休后养老计划的理念,《Pension Funds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这本经典文献中分析20世纪的60-80年代期间,金融变革的主要动力。并得出结论,在新时期金融史上,养老基金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是养老基金投资需求的必有选择之路。发达国家是此时期的研究主题,同时多为定性研究。验证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而对于相关性系数、投资作用的机制等并未给出明确回答。随着各国发展,改革不断深入,研究也不断细化,分析方法越来越合理。31711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开国至今历经数次变迁。养老保险将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在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被提及并落实。从此,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发展,开启一个有着实质意义的历史新时期。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有关养老保险基金参与市场的研究的新时代。
林义在主笔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提出系统全面地介绍社保基金管理的基本框架、基金管理模式、社会养老等保障基金投资于监控,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财政和资本市场的关系,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主要的方法和技术,涵盖社保基金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国内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新发展,为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建立理论基础。
(二)当前国内外对于此问题的相关研究
从国家宏观层面来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措施之一就是加强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不断推进基金管理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重要性,保证人民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已为社会保障改革指明方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势在必行。
养老基金以投资组合方式参与金融市场的运作是当前大多数学者关于养老基金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渠道选择的初步共识。何兰萍在《养老保险基金上市的可能性及障碍分析》中强调养老基金入市已经具有可能性且养老及入市障碍很大程度源于股市弊端。胡杰在《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信托的法律激励制度研究》中提出准入门槛、入市条件、退出机制的设置,可有效保证养老基金运行安全,避免寻租,实现规模经营,保值增值。
从总体来讲,我国有关养老基金和金融市场理论的研究仍处在初始阶段,大多为资料性文献,并不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国内国际文献的概况可以看出,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理论是建立在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中,并逐步完善发展起来的。
参考文献
[1] 王德高.社会保障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2)
[2] 燕雨林,论我国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制度设计与金融创新.[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9).
[3] 石康桥、苏时鹏,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路径选择.[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11) .
[4]谷明淑、刘畅,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组合策略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3(7) 养老金保值增值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2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