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个体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02-20 11:23来源:毕业论文
关于个体化的研究从古至今有很多,这里,我会罗列一些关于个体化研究的成果,以及我认为的关于个体化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1)从心理角度分析个体化概念 Mahler(1968,1975)首次提

关于个体化的研究从古至今有很多,这里,我会罗列一些关于个体化研究的成果,以及我认为的关于个体化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
(1)从心理角度分析个体化概念
Mahler(1968,1975)首次提出了分离一个体化概念,她认为人在出生后的前三年里首次出现分离一个体化过程,主要包括两个任务:一是分离,指儿童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开;二是个体化,指发展自我的独特特征的过程。[ ]33353
Blos(1967,1979)把个体化的概念扩展到青春期,认为青春期是“第二次个体化”时期,他认为青少年从对家庭的依赖中走出来,与婴儿从共生的膜中孵化出来成为学步儿是平行的过程。
Youniss和SmoUar(1985)提出个体化是青少年在与父母保持联结的情况下获得自主。他们认为个体化有两个概念上相互独立的方面:自主和联结,并且把个体化看成是父母和青少年共同建构的过程。
Mazor和Enright(1988)提出了个体化的社会认知模型,认为个体化是指个体从家庭中分离出自我。个体化开始于儿童晚期,持续到青少年晚期。Mazor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能在更高的水平上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作出解释。论文网
(2) 体化测量及操作性定义的发展
1984年,霍夫曼根据以心理分析和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编制了《心理分离量表》,用来测量个体与母亲、父亲的分离情况,该表分为138项,其中四个分量表包括功能独立、情感独立、态度独立、冲突独立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用来测量青少年和父母之前的关系程度。
1986年,拉文等人编制青少年分离一个体化测验,该量表建立在Mahler和Erikson体化理论的基础上,测量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测量少年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共103个项目,有七个分量表:养育寻求、融入寻求、淹没焦虑、分离焦虑、否认依赖需要、自我中心、健康分离。
Gavazzi和Sabatelli在家庭系统理论和个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代际间联结量表,用来测量青少年或成年早期的个体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程度。该量表共31个项目,分为三个分量表:情感联结、经济联结和功能联结。
沃伯在1998年编制了慕尼黑青少年个体化量表,分开测量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父亲、母亲、好友和男女朋友)之间的关系。对于每种关系对象都有34个相同的测量项目,包括以下751个分量表:养育寻求、否认依恋需求、淹没焦虑、害怕失去爱、矛盾、成功个体化
(3)从社会角度分析个体化概念
对于个体化的最基本含义可以这样理解:第一,个体从传统的交往关系中逐渐抽离出来,这种传统的交往关系包括个体所属之传统群体内的交往关系,也包括个体所属之传统群体内人际交往的“约定俗成”。第二,个体个性不仅受到自我意识和自我重视,而且得到个体所属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可和尊重。第三,个体的重要性逐渐增加,相对于群体利益,个体权利得到承认、得以张扬。[ ]
(4)中外个体化道路差异
阎云翔总结的中西方个体化道路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西方个体化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是一种真正脱离的个体化道路,而中国的个体化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利益。第二,西方国家的完善的福利待遇为个体化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中国社会并没有这样的保证可以提供,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个体化产生不同的差异性。第三,自由主义的传统在东西方截然不同,西方的民主思想历史悠久,而中国的个体主义思想其实只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才逐渐走近主流社会。第四,中国社会政党的强大控制力也是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道路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和表现。[ ] 个体化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048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