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余华小说中许三观形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9-03-02 23:02来源:毕业论文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受到众多作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研究,并获得了多个奖项。余华的小说在形式上别具一格,其创作主题则以《在细雨中

余华是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受到众多作者的喜爱和评论家的研究,并获得了多个奖项。余华的小说在形式上别具一格,其创作主题则以《在细雨中呼喊》为转折点有所转换,开始由暴力,死亡,冷酷向温情,阳光,悲悯转变;开始由写人性恶向人性善转变。转变之后的小说主题,逐渐呈现出“受难”的特色,充满着感情的色调和悲悯情怀。《许三观卖血记》便是余华小说主题转换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本文旨在了解余华小说的创作主题,以血的意象为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始研究《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的人物性格,开始构建本论文网。33561
《许三观卖血记》自1995年出版以来,以其内容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备受关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众多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写作中也参考了一些其他人的观点和作品:
王征在《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创作走向》中写到余华在将所有苦难和悲惨化为民间自叹自卑的同时,充分展现了其生命力的一面。他的创造理想和历史意识,是对日常生活的消解。
洪治纲在《余华评传》中写了余华的童年经历,又写到他从自由散漫的县文化干部,到日臻成熟的作家;从沉醉于血腥场景的先锋“杀手”,到充满悲悯情怀的人道主义者。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近几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在这里有很多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这种社会正是培育了像许三观这样的乡下人。
郭瑷在她的论文《先锋浪潮中的先锋——论余华》中写到余华对人性恶与本能世界的极端还原写实的特征,来寻求余华“冷酷”风格的产生根源,他对世界的态度和对真实的执着追求,对真实的独特认识;以及其生活经历和对外国文学的积淀;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他的作品中几种常见的主题——人性恶与暴力、本能与欲望、传统与历史的细致的剖析。余华的创作自始至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变化中有固守,固守中有变化。无论怎样变化,其精神特质与文学品格始终是一以贯之的。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个人创作理想对于这篇小说的影响,他把创作主题定格为温情和苦难,又使人物充满生命力,不断默默抵抗命运和生活赐予的苦难。他赞扬了生命,又对生存宿命有所研究。许三观,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小市民,许三观卖血的一生也是既特殊又普遍的人生。本次论文还结合了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原文,试图从最真实的角度来剖析许三观的人物性格。
参考文献
[1]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
[2]王征《日常经验的再现——论余华近年来创作走向》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3]费孝通《乡土中国》
[4]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孔范今等人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5]洪治纲《余华评传》
[6]郭瑷《先锋浪潮中的先锋——论余华》 余华小说中许三观形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307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