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现状:“和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理想境界。已故文化巨匠张岱年先生曾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先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命名为“中华和合文化”,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44507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和合文化”不仅要求个体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群体与社会和谐,更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精神,强调“天人共存、人我共存”的辩证立场,以宽容、博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张扬着丰富的天道与人间和谐融洽观念,对于当前消解社会矛盾、人与自然的冲突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中国追求和谐、崇尚和美不是一家一派所倡导的思想,而是诸子百家的共识,可以说,和谐思想内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我国古代的儒道佛讲究和合,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一以“和合”为主流思想的文化史,从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贵和尚中”“以和为美”及大同理想到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再到佛家的“圆融无碍”“因缘和合”,尽管各有千秋,但三家有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提倡“和合”。“和合”作为中华民族的精髓和理想追求影响了中国各个领域,决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论文网、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造就了中国独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和合”精神进行追本溯源,了解“和合”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演变,进而发掘它的本质和内涵及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探讨其影响和现代意义。“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
作为中国文化普世价值的“和合”精神,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引起了中外人士对“和合”精神的研究。张立文教授对和合文化的源流做了深入的考察,提出了他对和合精神对的理解;台湾学者钱穆以及张岱年先生对天人合一的内涵做了细致的剖析;季羡林先生从东西方对比的角度分析了和合对中国思维模式的体现;以程思远、汤一介先生为代表的则阐述了和合在解决当下问题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人们还从我国的园林、绘画、音乐、医学诸方面研究了和合的影响。
二、本课题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
正因为和合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上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当代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许多海内外人士对中国和合精神作了深入地研究,以图揭示其内涵、本质及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并探讨了其影响和现代意义。 古代文论的和合精神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