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公平偏好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

时间:2020-02-20 10:01来源:毕业论文
我们在日常分配中所处的两种地位在两种博弈游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无关变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成为人们研究公平偏好的首选范式。由于最


我们在日常分配中所处的两种地位在两种博弈游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无关变量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成为人们研究公平偏好的首选范式。由于最后通牒博弈存在着双方博弈性互动,提议者进行分配时会有策略性因素,为剔除这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匿名独裁者博弈对公平偏好进行研究,以屏蔽不必要因素的影响。
1.3情绪与决策关系
19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情绪对判断和决策影响是消极的、负面的,并干扰着决策认知。而80年代以后,情绪逐渐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并产生大量情绪状态对于决策的影响研究,研究的领域包括事件知觉、概率判断、问题解决、风险寻求等认知评价以及决策行为。相关学者强调情绪在决策中所担任的重要角色,他们认为情绪反应比认知反应更快速、更直观。另外,这种情绪反应会在继续影响个人对信息的加工和判断。有关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和Damasio提出的躯体标识假说进一步显示了情绪在个体的判断与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也作为一种躯体标识发挥了作用,因为它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如果标识缺失将降低决策的效能。这些学者的理论充分表明了情绪在间接的过程中对个体判断与决策过程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也有理论认为情感对个体判断和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情绪信息等价”理论、“情绪启发式”理论以及“情绪输入模型”等理论[9]。
不可否认,情绪能影响人们的决策,而情绪也会反过来影响决策。因此情绪研究在决策领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生态理性被提出来后,决策研究者的视线转移到环境。而情绪作为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携带着环境信息。因而情绪可以是判断与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
在研究情绪对决策与判断的影响时,情绪可以被分为3种,一种称为预期情绪,指的是决策者在决策后可能在将来体验到的情绪。这方面主要有主观预期愉悦理论、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一种称为决策后情绪,指的是决策的结果引发了决策者的某种情绪,而情绪也反过来影响决策。最后一种被称为决策时情绪,是指个体在决策时所体验到的情绪。
目前,情绪对决策的作用机制存在着众多的理论。其中两个代表性的理论为情绪信息等价说和情绪一致性效应假说。情绪信息等价说认为,情绪作为直接的信息来源作用于决策。而情绪一致性效应假说的则认为情绪从记忆中对效价材料中做出了与情绪一致性的回想[10]。在公平判断领域,已经有研究表明,在不确定条件下,情绪具有信息等价的功能,它作为直接决策的源处,对公平判断产生影响作用。当个人在积极情绪状态的时候,他会易做出公平的选择,而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人则公平判断偏低;而在特定条件下,情绪的影响作用则不显著[11]。可见情绪在决策占领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决策判断里的公平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1.3.1情绪与公平偏好的关系和问题的提出
我们可以看见,决策和判断的领域越来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逐渐探究了一系列情绪对解决问题,事件认知,判断概率和风险寻求等关于认知评价和决策行为的研究,但是在细分的公平判断领域里面,利用情绪的视角进行研究依然缺乏完善的研究。正如Van den BoS & Lind指出,先前的研究公正判断更多的是被当作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成分或者判断过程的认知因素。人们很少关注情绪对公平的潜在影响。而大多数的研究显示,人们受到事物的情绪反应比认知反应更快速,并影响个体之后的信息加工[11]。资源分配也是一种重要的决策活动,它们涉及到公平分配的过程是否也受到情绪的影响?它们又是如何影响的? 公平偏好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3):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4642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