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等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一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相对较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心理问题的比例是31.1%,突出表现是抑郁、敌对、焦虑和暴躁,他们在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方面明显弱于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同时,由于不和父母共同生活而引发的情感问题与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
有研究者(沈辉稥、戚务念,2005)认为,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敏感,不爱与人交流,朋友很少,不爱参加社交活动。有的留守儿童自尊心十分强,缺乏安全感。
伍惠玲、陆福兴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文中表明,留守儿童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直接表现在表面上,是不容易发觉的但是影响十分深远。他们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性格柔弱内向;二是自卑心理障碍;三是寂寞无聊心理;四十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2.3 留守儿童等诸多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大部分农民留在农村只得靠种地,这样的收入其实是十分微薄,难以养家糊口。农民想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物质条件,只得进城打工。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才是留守儿童形成的根源,农民工子女因为户籍制度无法在父母打工所在城市入学。这是宏观层面的原因,仅凭我一己之力是根本无法改变的,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微观层面上的原因。
王艳波、吴新林(2003)发现农民工将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原因中,“家庭经济压力大”占63.7%,“需要增加收入”占13.8%,“其他原因”占了10.9%的比例。
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和自己子女在城市里所受到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必须面对子女在城市读书时高昂的借读费、学费,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不高,不能参加当地的高考以及两地教学方针和书本的不同使得孩子在进入城市读书后难以适应等等很多难题。这些困境无一不促使留守儿童的产生。
陆继霞在《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之痛》一文中指出,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择食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双重因素导致的结果。相比较,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而言,牺牲更大的是他们自己的家庭,子女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成为农村留守儿童。
2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吴霓等(2004)认为,父母进入城市务工对子女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由于父母在城里打工,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物质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同时,由于和父母分隔两地,留守儿童心理产生了变化,大多数留守儿童比较敏感脆弱、自信心不足,害怕与人交往。同时,可能会遭受到“非留守儿童”的嘲笑,再加上对外出父母的思念、安全的担心,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较大。
吴永胜等人在《光明日报》发表《父母离了乡,孩子怎么办?》一文中表明,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会和留守在家的子女通过不同的通讯方式取得联系,但是联系的频率不同。 出门在外的父母由于心怀愧疚,往往会对孩子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往往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自己在外地挣钱较多,给孩子生活费时出手阔绰,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尽量予以满足,尽管有些要求是不合理的,在偶尔回家时,也会通过一次性给孩子较多零花钱或者买衣服等弥补心中的愧疚;第二种,在金钱方面上只提供必要的生活费和学费,并且是交由代为监护人保管,与孩子交流的频率很低;第三种,注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联络比较频繁,愿意关心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孩子分享快乐时刻,在金钱方面也是按需供给,维持正常生活。从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和性格形成的结果来看,运用第三种教育方式的家长的子女往往成绩较好,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相反,使用前两种方法的家长的孩子相对容易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留守儿童问题文献综述及参考文献(2):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6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