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移民在我国属于个别省市的特有现象,并非普遍存在。但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浙江、福建等省份的沿海县市,非法移民现象仍然生生不息,并以福建福州、长乐、福清地区为重灾区。目前,关于非法移民的研究并不算多,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领域,也有少数着眼于经济学领域进行探讨,在政府治理上可供借鉴的文献资料十分稀缺。就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对非法移民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这些方面:1、沿海地区偷渡现象的历史、原因和特点。2、沿海偷渡频发地区的个案研究(包括调查报告)和理论解释。3、对偷渡群体的不同类型进行社会学分析、心理学探析和经济学剖析。68018
在沿海地区偷渡现象的历史、原因和特点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对偷渡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具体而详尽的阐述。但由于每个人的着眼点与研究方向上的差异,其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样。剖析偷渡行为发生的历史因素,叶文振(1995)认为,这与明清之际闽粤两省沿海人民同组同乡结邦搭船出海到南洋各地谋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最初的被人口贩子称为“猪仔”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到后来的“苦力贸易”的劳工,再到偷渡路上的“人蛇”,最后才出现“非法移民”这个概念。他解析了20世纪80年代偷渡潮的规模、过程和造成的后果。汤燕(2005)分析了中国非正规渠道移民形成的原因,分为动力因素、地区性因素、目的国的需求态度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四个方面进行讨论。并在结论和思考中给出了针对不同类型非正规渠道的移民的相应解决方法。周聿峨、王显峰(2004)综合了当代中国非法移民活动特征,其主要表现为:1、非法移民活动的形式以偷渡为主转变为以非法滞留为主,非法移民的手段和方式向“立体化模式”发展;2、非法移民活动的移出地全中国化,非法移民的目标地全球化,且非法移民的进程与流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民族性趋向;3、非法移民活动的组织、经营、资本运作与影响日益国际化。
在沿海偷渡频发地区的个案研究(包括调查报告)和理论解释方面,邵虹(2007)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福州琅岐地区偷渡现象对初中生价值观的影响,并附以多份初中生文学社的文学作品,阐释偷渡多发地区,未成年人被迫走上偷渡这条路的家庭和社会因素,文中多有对偷渡活动的抵制之意。李志鸿(2007)从理论上分析了长乐梅花岛的海洋文明,从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人文背景和宗教信仰活动等方面剖析了梅花岛在传统社会与现代化进程中的海洋文明与经济社会结构之变迁。论文网
在对偷渡群体的不同类型进行社会学分析、心理学探析和经济学剖析方面,陈晗婧、谢天长(2005)在偷渡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里,具体剖析了福建省连江县琯头镇的偷渡现象及其发展过程,主要考察偷渡对家庭、生产与生活、教育与产业、人口的流失与流动、社会控制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孙琼如(2004)引用移民网络理论,作了偷渡路上的福建女对福建沿海地区女性非法移民的社会学考察,分析妇女参与非法移民的原因,并运用人口迁移的过程理论解释女性这一做法的动机与环境条件。李明欢(2005)在《“侨乡社会资本”解读:以当代福建跨境移民潮为例》一文中着眼于侨乡社会资本的运作机制及效益特征,思索侨乡社会资本的解释性意义。
以上关于非法移民方面的文献资料都对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和策略,前人的理论和观察角度为现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也为本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奠定了本研究的基础。 非法移民现象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751com.cn/wenxian/lunwen_7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