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的影响
海明威曾说过,一个作家最好的早期训练,就是不愉快的童年。张爱玲无疑接受过这种最好的早期训练。张爱玲1921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一个公共租界的公馆中,她虽然出身名门贵族,但没赶上家族的兴旺,留给张爱玲的只是悲惨和凄凉的心理阴影。饱受末世的腐败和阴冷气息的浸染,让人觉得压抑窒息。而从小就缺少父母的温暖和关爱更注定了她童年的灰暗。
在张爱玲童年生活中,父母的争吵更是家常便饭。张爱玲父亲的身骨子里深藏着封建王朝遗少公子的种种恶习。他不务正业,挥霍祖业,坐吃山空,嫖妓吸毒,赌博养小,这一切让张爱玲的母亲感到深恶痛绝。随着矛盾的提升,两人变得水火难容,最后只能离异。
父母离异后,张爱玲在父亲的家里生活。当她生了很严重的痢疾,父亲不但没有请医生,也没有买药,就这样一直拖延了半年,她差一点就死掉了,这种经历是她对死亡最直接的体验。父亲萎靡颓废的生活方式和无法改变的家庭环境,给张爱玲的潜意识里埋下了自卑、孤独的种子。张爱玲与父亲的冷漠关系影响着她的小说创作。
父亲的冷漠使张爱玲无法再继续生活下去,于是她选择了逃到母亲身边。但是母亲并没有补偿张爱玲缺失的母爱,真正关心的却是女儿是否成为她眼中的淑女。父亲说过要用手枪打死她,而母亲却在训练张爱玲具有淑女风范失败后,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失望。从心理方面看,父亲对她的冷漠是偏重身体,而母亲才是真正的伤害了张爱玲的自信和自尊,使她的自卑感更为浓郁。
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很多女性人物也是自卑的,这和张爱玲自身的自卑感分不开。同时,正是这种爱的缺失,痛的驱使,让张爱玲凭借其小说艺术中的女性悲剧意识感动了无数读者。3
(二)婚姻的影响
张爱玲在23岁的时候与胡兰成相识,他们在热恋之后,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但是仅仅半年后,政客兼才子的胡兰成便另觅新欢;两年后,二人分道扬镳。
1956年,36岁的张爱玲嫁给了美国作家65岁的赖雅。5年后,赖雅瘫痪,11年后去世。张爱玲的第二段婚姻结束。
众所周知,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是鼎鼎大名的胡兰成,身为汪伪政府高官,《中华日报》的主笔,无疑是典型的有才无德之徒,然而,张爱玲却偏偏爱上了他。胡兰成博学多才,张爱玲惜才爱才,两人相爱是可以理解的,但爱和嫁是两回事,爱是相吸,嫁是相守,婚姻的底线无非是宁可有德无才,不能有才无德。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张爱玲,还是跳进了汉奸的火坑。
张爱玲与赖雅的婚姻更是充满铜臭。她刚到美国时生活很拮据,无奈之下,写了一封求助信给赖雅,赖雅出于惺惺相惜,收留了她,36岁的张爱玲出于生活的窘迫,在没有感情的情况下,很快就嫁给了65岁的赖雅,希望第二次婚姻能给她带来安稳的生活。
但两人结婚没多久,不幸在一次降临。赖雅因病瘫痪在床,张爱玲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压力,无奈之下她只能以写作求生存。第二次婚姻不但没有彻底解决她的困难,反而是她痛苦一生的推手,甚至可以说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悲剧。
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多半是被激烈抨击的,但是在她的意识里,她没有也不可能找到除了婚姻之外的女性的出路,而她的女主角亦没有,有的只是绝望的等待。加上张爱玲本身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所以对女性的思想和生活有着更为深刻的观察体验。而从作品来看,女性想要从婚姻来获取光明,显然是不可能的。 从《沉香屑第一炉香》看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8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