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外在特征包括人体、姿态、服饰、风度等方面,东方女性的柔弱和清秀在古代颇为盛行,表现为以“三寸金莲”为美,楚王以“细腰”为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女性集阴柔、清秀于一身的东方性特征的体现。东方女性为何受到如此的青睐,作品中老余为何唯独喜欢林清芬的东方美呢?首先男性在生理上具有原始的保护欲,和柔弱的女性相处更能突显男性的阳刚和英雄气概;其次受传统“大男小女”社会模式的影响,女性长期被置于第二性的社会地位。所以在老余等男性的心理上形成了这种固定的思文。对此学者程家明认为,“年轻貌美的小女嫁的一般都是收入颇丰、地位较高、事业有成的大男”,[2] 并指出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是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
然而如学者马云英所说:“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是他内在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3]以林清芬为代表的东方女性所具有的传统特征,不仅表现在外在特征的柔弱、温婉,更鲜明地表现为她们宽容、隐忍的内在品格。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林清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情感。林清芬与老余结婚、成立家庭、生养孩子,始终如一地照顾老余,然而在生活的辛苦中得到的却是丈夫的背叛,但为了家庭和自己孩子的未来,她一心挽救想要自杀的方我素,帮她接生,并且救活了方我素的孩子余小朵,这都是她内心深处善良品质的体现,在林清芬的身上鲜明地体现出善良、包容和对老余无微不至的体贴等传统美德。随后她又陪丈夫下放农村,不顾自己撕心裂肺的痛苦,替丈夫养大私生子,最后“旧式思想很浓的林清芬厚厚实实的包裹了一出家庭丑剧,咽下了最涩的精神苦果”。[4]在这里林清芬对丈夫的爱、对家庭和声誉的责任体现为隐忍和自我牺牲的品质。
林清芬的这些性格特征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其中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儒家学派将“夫妇”概括为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传统文化中有“男女之间存在自由恋爱而结成的平等互爱、互相忠贞而且长期固定不变的一夫一妻关系”,[5]于是日渐形成了传统女性坚贞的性格特征和对丈夫、家庭的责任。同时,一些古代典籍,如《周易》,提出乾象征着刚健,坤象征着阴柔,很显然“阴柔是美德”,并通过乾坤卦义说明夫妇关系的和谐;儒家文化将“仁”作为道德本体,以“诚”、“忠”、“信”为基本素质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仁学,将 “礼”作为儒家的行为规范,典型的表现是用“发乎情止乎礼”来规范男女行为。上述观点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极深,因此中国理想的传统女性多具有善良、宽容、温柔的品质。
封建势力的压制也是形成东方女性隐忍的内在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孔子提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观点,将女性置于低于男性的位置,后来演化出“女人是祸水”的论断。在封建社会,才情是衡量男性的重要标准,而女性被认为“无才便是德”,女性便很难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以及后来的“三从”、“四德”和汉之后 “夫贵妻贱”的男女尊卑说,进一步强化了男强女弱的社会特征。孟子提出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 “七出”的说教,使中国传统女性被伦理道德观念牢牢地束缚,而少有主见。在上述种种文化枷锁的束缚下,中国传统女性在柔的性格特征上又增加了弱,她们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处于从属地位并被边缘化,因此她们常常逆来顺受、安于天命,形成了中国传统东方女性隐忍、自我牺牲的性格特征。 航鹰《东方女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