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各种说教将东方女性束缚在男性和家庭上,造成了妇女的命运悲剧,扭曲了女性的心灵,使得反抗抵不过封建势力的重压。以林清芬为代表的东方女性受传统思想的制约,遵循着数辈人的生活轨迹:成长—嫁人—生子,她们给予丈夫和家庭的爱往往多于对自己的考虑,她们身上较多的是对男性的包容和体贴,而较少对于男性的要求,林清芬典型的东方性是由于这种传统文化在她身上渗透地不留痕迹。林清芬的形象彰显出了传统东方女性身上最深层的品质。
二、传统和现代混融的东方女性形象
方我素是《东方女性》中塑造的又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形象,具有与林清芬相似的传统价值观,也与余小朵有相同的现代行为模式。文中方我素敢于爱上年长的老余,但她具有浓厚的传统女性思想,她不敢正视自己的爱。
在方我素身上首先体现的是东方女性的传统性。在分析我国传统女性时,鲁迅将东方女性具有的特性分为:“母性、妻性、女儿性”,[6]而中国传统女性身上更多得体现出母性和妻性,她们对于男性没有强有力的渴求,而更多的是母性的爱和利他精神,同时也缺乏个性独立意识和主见,她们背负着沉重的旧的思想包袱。方我素具有母性特征和宽容、大度的品格,这体现在她把事发后产生影响的原因全部归结给自己,并想尽办法去补偿。她也具有自我牺牲的行为模式,当她看到林清芬的温柔、善良时,主动离开了自己爱的人,使林清芬的家庭保持完整。
然而在她身上体现的更为独特的是女儿性,这主要表现为对“母性”角色的逃离和对父爱的追寻。在方我素看来,年长的老余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她对爱情的追求是对林清芬的爱情观的突破,体现了新时代女性对爱情中心灵契合的追求,是对传统爱情观念的深化。然而现代作家站在东方的热土上,作者笔下的人物经受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的混杂的影响,在方我素身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十分复杂,一方面具有女性自觉意识,即对真爱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伦理道德的束缚,“批判”的时代特征的压制,和喜好传播桃色新闻的舆论的制约,无法彻底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
女性意识指的是女性相对于男性所具有的平等的地位和存在价值。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一直被置于边缘化位置,附属于男性,没有自我意识。我国女性主义理论产生并经历了艰难而又漫长的发展历程。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人的解放,一部分女性具有先觉意识,她们的自觉主要表现在对真挚感情的追求,有学者称“女性意识的最初觉醒集中体现在对女性压抑的精神扩张和对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大胆追求和讴歌上”。[7]三十到七十年代是女性主义发展的消融期。八十年代的女性主义经历过五751十年代的政治束缚,也受着八十年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女性解放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重新扬起了“人性的大旗”。九十年代的女性意识又有长足的发展,“假如说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对男女平权的文化要求,着意于人格独立,加之尊严的话,那么,九十年代的女作家们以直接要求,从速改变性文化上的性别歧视”。[8]盛英的这段话反映了九十年代女性对于其生存的合理性的不断探讨。方我素的敢于追求真爱代表着初步觉醒的女性意识。
综上所述,尽管女性自觉意识在方我素身上已经产生,但是她的思想转变是不彻底的,她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性格的悲剧。
三、追求自我独立的东方女性形象
余小朵是作者重点塑造的女性形象,是新时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她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敢于大胆突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她充满着激情和活力,和母亲努力为事业奋斗不同,她更加热衷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幸福。然而她的身上也体现出很大的思想局限性,她痴迷于对年长的有妇之夫的爱,不顾社会的舆论和母亲的多次反对。她不听母亲劝阻,甚至责怪母亲时代的人不懂爱情,这一情节也衬托出小朵的无知和盲目。接下来通过她的生母方我素讲述林清芬的家庭被第三者破坏的痛苦经历来教育她,这可谓火751751的警醒。文章结尾更是深刻,作品以余小朵的名字缘来“小多”结尾,发人深省。 航鹰《东方女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3):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