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语义指向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2)

时间:2019-06-17 19:03来源:毕业论文
运用。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内涵、背景及其形成基础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内涵 在当今的语法研究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承认语义指向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


运用。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内涵、背景及其形成基础
(一)语义指向分析的内涵
在当今的语法研究学界,大部分学者都承认语义指向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但是对关于它的定义和来源等问题上见解还是不一致。截止到目前,关于语义指向学术界存在这样几种观点,胡裕树(1994) 先生认为所谓的语义指向是指一个语言单位中,语义平面上词的解释目标[1];学者卢顺英(1995) 指出语义指向指的是站在语义的角度上看一个句子的某一成分和其余的部分相配的能力[2];沈开木(1996) 先生指出语义指向是一个语言单位的某个词对它目标的指向能力[3];陆俭明(1997) 先生的看法是从语义的角度看句子成分之间的联系[4];学者王红旗(1997) 则认为语义指向是一个句子中的某些句法成分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不一致[5]。周刚(1998) 的见解是在语义上有直接联系的某一句子的成分和句中或者其它句子的某些成分之间的联系[6]。这些学者虽然使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对语义指向下定义,但是他们都承认,语义指向是基于句子成分间的语义关联[7]。也就是语言单元中在语义上直接相关联的两部分句子成分。利用解释某一句子成分的语义指向来阐明诠释某一语法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语义指向分析。
(二)语义指向分析产生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出现语义指向分析方法,胡树鲜学者的著作中已有该分析方法的萌芽[8]。沈开木(1983)首先指出了“指向”问题[9],刘宁生(1984)先生是第一个较完备使用该词语的[10],学者周刚认为上世纪60年代语义指向就产生[6],学者文炼(1960)文章中“说明”一词相当于语义的指向[11]。随后,李临定(1963)学者的著作中也使用了“说明”一词[12]。到70年代后期,吕叔湘(1979)先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在语义上A指向C”的说法[13]。在刘宁生先生之后,语义指向这一专业术语就被语法学家广泛使用,不断有学者发表有关于此方面的论文。重要的如马希文(1985)、邵境敏(1990)、陆俭明(1990)、张力军(1990)、周小兵(1991)、李小荣(1994)、沈阳(1994)等。
(三)语义指向分析形成的现实基础
汉语的句子的结构具有层次性。但是,搞清句子成分的语义联系是比较困难的。基于此种情况,当语法学家准备运用层次观念去分析句子的结构时,就会发现,从句法结构上看两个成分之间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中直接成分与间接成分密切相连[14]。因此,当我们对一个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时,不仅需要分析直接成分的语义关系,更要分析间接成分的语义关系。
其次,汉语的本体特征是语义指向分析的另一个现实基础。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中一个句子的形成多是词语依靠意义组合而成,在一个语言片段中没有明显的形态上的标记。因此,汉语句子是某些词语按照各种不同的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不同于其它语系。 语义指向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489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