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周口地区传统节日习俗及传承(2)

时间:2019-08-06 14:20来源:毕业论文
所谓的纪念性传统节日,就是以纪念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主旨,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念观、人伦观、审美观 。比如,端午节就是由纪


所谓的“纪念性传统节日”,就是“以纪念历史人物、历史事迹为主旨,来表现一个民族的思想价值观、道德观念观、人伦观、审美观” 。比如,端午节就是由纪念屈原而兴起的节日。
所谓“宗教性传统节日”,就是指与一些宗教起源传说或一些宗教人物有关的节日,比如腊八节的起源就与佛教有关。
所谓“农事性传统节日”,就是指与农耕社会、农耕生产有关,是满足农民及其社会生产需要的各种乡土类节日,如冬至,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所谓“祭祀性传统节日”,通常是指祭祀鬼神、祖先的节日,如清明节、751月一、十来一儿。
下面笔者就来一一介绍周口地区汉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
三、传统节日风俗习惯
(一)祭灶、除夕、春节、破五
在周口地区这些传统的节日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春节。它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节日,具有两重涵义:“对人民群众而言,春耕秋获、夏耘冬藏,岁岁如此,一年就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的循环;对于个体而言,“天增岁月人增寿”,过一年,无论老少都要增长一岁。因此,春节又代表着一个生命运动的周期”。由此看来,春节它不仅是大自然的一个运动周期,还是农业生产循环和人类生命运动周期的交会。 春节是一个具有多重性质的节日,即具有农事性又具有祭祀性。在周口地区人们称过春节为过年,这是汉族最重要、最具狂欢的一个节日。民间过年有贴年画,守岁,吃年夜饭,放鞭炮,拜年,走亲戚,给压岁钱等习俗,而要想详细了解周口地区春节习俗就必须首先提及祭灶和除夕。
1.祭灶
每年一进入农历腊月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一些远在他乡的游子开始着手准备回到故乡与自己的家人团聚。俗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也称“过小年”,它是除夕、春节等一系列大节的前奏。这一天要祭灶送神,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张灶爷等。古祭灶日期有“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鳖祭751”之说,但在周口地区大都在二十三日祭灶。[3]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扫厨房,清洗炊具,燃炮,供上香纸、麻糖,贴上新的灶王画。灶神牌位一般设在灶房的后墙,画中间为灶王爷夫妇像,头上为天宫,下面印有当年黄历及农历二十四节气表,并且印有九龙治水、鸡犬751畜、一日得辛,民间称“老灶爷牌位” 。[4]据一些老年人讲述说:“老灶爷是玉帝派到人间考察民意和是非善恶的神,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他都要到天庭去回报情况。一旦告知谁家做恶,玉帝就会对其加以惩罚”。民间认为,灶王既保一家康泰又察一家善恶,为了让他“多说好话”,祭灶要用麻糖,让灶王爷粘嘴甜心,只说甜言蜜语。“这种祭灶和送灶的习俗,颇具民间的幽默与喜剧色彩” 。[5]
过年是很讲究吃的,为了迎接新年,腊月二十三把灶王一送上天,照旧俗,人们便着手扫年、杀猪、宰羊、宰鸡、蒸枣花馍、做豆腐干、炸油食、煮肉食和置办各种年货,以备过年时享用,还要买各种果品、蔬菜、酒类、点心,以备年节祭祖、敬神和自食。
2.除夕
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年的前奏,是辞旧迎新的一个重要时间界点。这一天人们会在一大早起床去集市上购买还未办齐的年货,俗称“赶露水集”。一般在这一天人们上街多是购买年画、蜡烛、礼炮、烟花、对联等。其中,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就是贴春联。在周口地区,也叫贴对联、贴对子。对联一般用红纸黑字或金黄色书写,如果家中有新丧未满三年的,就用紫色纸,白色字书写,以表示哀期未满。春联包括门对子、门方子、方子、春条。门对子是贴在门框上的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眉额,上下联字数相同,平仄相对,一般为五字句或七字句。“眉额”也称横额、横眉,多用四个字。门方子为贴在门扇上的春联,俗称“门神画”,多呈长方形,画上一般为秦琼、敬德、关羽、张飞的图像。贴在同一门上的门对之上下联,眉额和门方子的联语内容讲究含意一致,相辅相成。方子是正方形的,大小皆有,上面大多书写“福”、“春”、“禄”等吉利字。春条是书有吉利语的长方形的纸条,长短、宽窄不一,其内容以张贴处为准,比如贴在大门口的春条上多书写“出门见喜”;贴在庭院里的春条多写“满院春光”;贴在车上面的多写“出入平安”等吉祥语句。总之,各种春联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求吉利选择。除夕贴春联也称“贴对子”,一般从头门贴起,然后依次贴堂屋以及庭院各处。“在农村地区,甚至在内外小树上,牲口槽上,鸡窝上都要贴上春条、联语” 。[4] 周口地区传统节日习俗及传承(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3712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