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源自周口,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故里也在周口。老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著《道德经》一书。《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字,但内容丰富,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学富五车的孔子也曾经向老子问礼;汉初的文景之治是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唐太宗将崇道推向了又一个高峰,“贞观时期的太平气象的出现,应归功于老子的保佑和无为政治思想的作用[3]” ;开元之治是道家道教最受重视的时期,“玄宗”的庙号与道教的“玄”密切相关,当时的科举考试还将《老子》道经列入其中;新时期崛起的“周口作家群”的创作也深受老子思想的影响。
周口地区不仅是三皇帝都还是陈楚故地,所形成的陈楚文化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地灵人杰,凝结着人类智慧的古陈地诗歌——《诗经•陈风》产于这里;陈胜(阳城县今商水)、吴广(阳夏县今太康)揭竿而起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陈郡淮阳建立张楚政权;陈王曹植在龙湖游玩,挥笔写下《芙蓉赋》;著名诗人谢道韫、谢灵运、谢惠连、谢脁、谢琨等均出自太康名门望族谢家并留下了许多著名诗作;“唐宋八大家”之中的欧阳修、苏轼、苏辙都曾来淮阳谒祖陵,游龙湖,并留下佳作;文革结束后,一大批作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文坛上,成就辉煌,接连获奖。
二、异军突起的“周口作家群”
新时期,“周口作家群”异军突起。“‘周口作家群’,人才济济,有中国作协会员29人,河南省作协会员400多人。在河南文学院32名签约作家中,有5名是周口作家”[4]。既有著名作家阿慧、柳岸、申艳、尉然等土生土长至今仍坚守在周口的本土作家,其他本土作家还有邵远庆、钱良营、李乃庆、董素芝、董雪丹、孙新华、孙琳、韩冰、高恒忠、任动、再见康桥等;也有刘庆邦、孙方友、墨白、邵丽、朱秀海等从周口乡土走出去却心系故土的外域作家。近年来,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新生代作家如红鸟、雷楠囡、郭敖、张培亮等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们扎根泥土,潜心创作,频创佳绩,相继出版了《颍河作家丛书》《绿地丛书》《周口作家丛书》等多套书系,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计其数。其中,回民作家阿慧的散文《羊来羊去》获第四届冰心散文奖、周口市第二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优秀作品奖,《西洼里的童年》、《十一个孩娃一个妈》获“中国第一届‘漂母杯’母爱主题征文大赛”二等奖, 《我爸我妈的美丽爱情》获全国“最浪漫感人爱情征文”三等奖;柳岸的《燃烧的木头人》获第五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我干娘柳司令》获河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孙方友的《孙方友小小说》获第三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陈州笔记》获第五届“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等。获得“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的周口作家也不在少数: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获得了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得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哑炮》获得第四届“老舍文学奖”;邵丽的《明慧的圣诞》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尉然的《李大筐的脚和李小筐的爱情》,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
“周口作家群”虽然佳作频出,成就斐然,但他们却不骄不躁,一直都坚守着故土,以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厚的文学根底为基础,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探索,突破创新。他们的身上流淌着豫东的血液,他们的创作语言弥漫这浓郁的泥土芳香,他们所创作的人物闪烁着豫东儿女朴实的光辉,他们的创作内容蕴含着周口特有的地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气息。 论地域文化传统与周口作家群建构(2):http://www.751com.cn/wenxue/lunwen_53688.html